占领罗斯托夫后有两个战略任务,一个是去南边700公里外的巴库地区,另外一个就是直插斯大林格勒,以北一百公里处,炸毁斯大林格勒通往莫斯科的铁路,然后快速度过伏尔加河,狂奔1300公里,到达苏联的亚欧分界线上的铁路枢纽城市——奥尔斯克,快速地攻占它,然后建立机场和完善的防御圈,这个机场就是生死存亡的关键,一方面是我们的补给通道,一方面是用来轰炸苏联所有的铁路枢纽和车站的。这个任务无疑是最艰巨的,稍一不慎就是全军覆没的下场……

    我的胡汉三同志,你选择去巴库地区抢油田呢?还是选择去死地奥尔斯克呢?”

    文森特豪不犹豫是用自己的手指着奥尔斯克说:

    “我选择去死地奥尔斯克,”

    “胡汉三同志,你可别把我当土豪一样地打劫,装甲军是没有的,但是我可以给你两个步兵师,德国最精锐的步兵师,战无不胜的步兵师,想要吗?”

    国防军新编步兵师,现在已经划入南方集团军群战斗序列,就成了李默口中最精锐,这不是忽悠文森特这个胡汉三嘛。

    “要,当然要,我完全可以让这三万多南方集团军群精锐步兵建立一个防御圈,然后用我的意大利装甲军组成快速打击部队,哪个苏联佬敢来动我的奥尔斯克……那是他自寻死路,我会免费送他去上帝那里报道。

    文森特狂言已出,不知道结局如何,也只有真真切切地打过才知道。

    李默安排到文森特这个胡汉三后,亲自给希特勒写了一封报告。仔细分析了德国应该如何战胜国土宽广的苏联。李默毕竟只能指挥一个集团军群,对于占领地的具体政策,还是需要德国这个欧盟元首拿主意。李默没有直接使用说教的方式,而是用一种学术研究报告形势来写的。

    (重点★★★★★)“……小国能战胜大国。面积、人口、资源、技术等因素,更多程度上代表的是一个国家的战争潜力,而不是立即就能在战争中发挥作用的战争实力(战争实力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武装部队的多寡精锐与否、武器装备是否精良、后勤补给是否充足)——“潜力”不等于现实的“实力”。换言之,如果一个国家的战争潜力未能及时转化为战争实力,即使她的潜力再庞大,也有失败的可能。

    国土面积的大小和人口数量及资源丰富程度有着一定的关系,而且它决定了战略空间的大小和战场上双方的旋回余地,并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战争的进行方式:阵地战还是运动战?速决战还是持久战?人口数量直接关系到战时急需的人力资源:适龄兵役人口的数量决定了军队后备兵力的大小。男女壮年人口是战时扩大军需生产的主要劳动力来源。

    矿产资源的丰富与否和国家能否生产出足够的战争物资、武器装备有着莫大的关系。石油、铁、铝、煤、橡胶、粮食、布料、各种金属都是战时需求量极大的战略物资,缺少了它们,战争机器就无法正常运转。一个国家如果处在战时被封锁的状态,战略物资无法通过贸易交换等方式获得的话,资源问题就决定了她自持力的大小、持续作战的能力。

    文化技术的高低关系到国家在战时能够发明出多少武器装备、生产设备、军事理论、运筹科学等成果,他们是国家战争实力的放大器:先进的武器可以以一当百,优秀的战术可以以寡胜众,卓越的理论可以使战争机器的运转效率最大化。但是,战争潜力的转化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相当程度的时间、空间和物资保障。一旦被敌方使用以快打慢的方式得逞:国土被大片占领、人民被大批奴役、物资被大量掠夺、技术被疯狂窃取。战争潜力向战争实力的转化就会被强行压制,国家甚至就可能一败不能翻身,永远抬不起头。

    小国如何才能战胜大国?可通过以下途径实现。主要为四个方面:

    ,大量消灭敌方庞大但臃肿的军队,即以精锐胜平庸,消灭敌方直接抵抗力量。

    、政经中心、重要城市、资源矿区、生产基地、交通枢纽,阻止敌方进行战争动员、物资生产、军队集结、部队调动。

    :征用敌方人员作为劳工甚至士兵;开发敌方的矿产资源、使用敌方的生产设备作为自己的战争补充;利用占领的战略要地或军事基地,作为己方的前进基地和补给后方。

    、恢复社会运转;以当地人治理当地人,使敌方人民在符合己方意志的政权领导下,尽快回复到战前的正常生产生活状态,以此最大限度的削弱敌方人民的抵抗意志。如果一国做到以上4点的部分甚至全部。就能够有效的压制敌方,防止其战争潜力转化成现实的战争实力。小国战胜大国便不会是天方夜谭。而用于维持已征服地区所需要的力量,则是远远小于战争所需。更加不是问题。

    总而言之,“以战养战、以夷制夷”,是小国战胜大国的不二法门,核心就是一个字,“快”!”

    李默这份报告已经说的很明白了,委婉地告诉了希特勒,应该如何做,怎么对待占领地的人民,如果希特勒还是奉行你历史上那一套,对占领地的人民实行高压歧视政策。这等于把本来对斯大林极度不满的苏联人民又活生生地逼回到斯大林的阵营去,这是希特勒自己找死,李默只能尽人事,听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