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无法加载

    云城外是一片开阔的平原,晚秋的风裹挟着枯叶在官道上打着旋。

    苏嫣一行人走在官道上,迎面遇到几个前往云城的村民。他们衣衫褴褛,面容憔悴,步履蹒跚地往前走着。

    “云城现在不收灾民了。”一个老农停下脚步,用布满老茧的手指了指远处,声音沙哑地说道,“城里人满为患,朝廷下令从五十里外的韩家村开始安置。”

    苏嫣眉头微皱,目光投向远方。从韩家村往前,是吕家村、莫公塘、五湖镇、程家屯,最后是清泉村。这些村庄星罗棋布般散落在云城与边关之间,每一个都承载着无数人的生计与希望。

    她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衣角,心中盘算着。如果异鬼突破边关,最先遭殃的就是清泉村。但异鬼骑兵一日可奔袭数百里,就算是最远的韩家村,恐怕也来不及逃命。想到这里,她的指节不自觉地泛白。

    莫母注意到苏嫣的异样,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阿嫣,怎么了?”

    苏嫣回过神来,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没事,只是在想些事情。”她看了眼身边的莫家人,心中暗暗下定决心。必须想办法进城,至少有城墙和官兵守护,总比在外头等死强。

    按莫远山的脚程,五十里路小半天就能到。但为了打探消息和补给物资,一行人走走停停。路上遇到的灾民越来越多,有的衣不蔽体,有的面黄肌瘦,还有的带着病痛的老人和哭闹的孩子。

    两天后,他们终于到了韩家村。村口的老槐树下,站着一个须发花白的老者,正是韩家村的村正韩松。他的衣着虽然朴素,但整洁干净,眼神清明有神。

    韩松站在那里,目光在这群新来的灾民身上逡巡。当他看到三头骡子和装满物什的板车时,浓眉微微挑起。这些年见过不少灾民,但能带着这么多家当的还是头一回。

    莫远山连忙将骡子缰绳交给莫母,快步上前,脸上堆满笑容:“这位老先生可是村正?”

    “正是老朽。”韩松拱手还礼,目光中带着几分审视,“老翁是从安州来的?”

    “是啊,前两日刚到云州办了户籍。”莫远山从怀中掏出盖了官印的文书,双手恭敬地递了过去。

    韩松接过文书,在阳光下仔细查看。当他的目光落在莫梨花的名字上时,眉头微微皱起:“这出嫁女儿为何挂在你户下?”

    莫远山将前因后果娓娓道来,说到动情处,声音都有些哽咽。一旁的莫梨花低着头,手不自觉地抚上微隆的腹部。

    韩松的目光在莫梨花身上停留片刻,眼中闪过一丝怜悯。一个孕妇,带着两个孩子,能从千里之外逃到这里,已是不易。他轻叹一声,收起文书。

    “随我来吧。”他转身带路,一边走一边介绍,“这几日来了五户安州灾民,一户姓周,一户姓孙,一户姓王,一户姓陈,还有一户姓林。村里没有空房,只能给你们分块地基。有钱就盖房,没钱就先搭个窝棚。”

    苏嫣跟在后面,装作天真地问:“为什么不能住进云城呢?城里多热闹啊。”她的眼睛亮晶晶的,像是对城里充满向往。

    韩松脚步不停,笑着摇头:“小丫头不懂。云州的规矩,房产买卖得先问过亲邻。没人要才能卖给外人。再说,我们村离城也就五十里,想进城也方便。”

    苏嫣暗暗叹气,心中一沉。这规矩和唐朝如出一辙,外地人想在城里买房难如登天。她的目光掠过远处的城墙,心中的焦虑更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