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愧是帝师。好犀利的言辞!他不仅不认罪,而且倒打一耙,说李龙鳞是诬告。对于百姓来说,诬告他人是大罪。可李龙鳞是太子,只要不是杀人放火,造反谋逆的大罪,其他罪名对于他来说,都是不疼不痒。然而。李龙鳞并不是普通诬告!而是敲响了登闻鼓,惊动了皇上,震惊了天下!如果李龙鳞诬告的罪名坐实。就算武帝包庇他,不要他的性命,也至少要废了他的太子之位,才能平息天下读书人的心中怨恨。“殿下...”“您这又是何苦呢?”“自从落榜之后,我就是烂命一条,浑浑噩噩,等死罢了!你护着我这种人,有什么意义?”“是啊...咱们还是站出去,支持太子!否则,他如果真的成了诬告,我们就是罪人!”匿名者们蠢蠢欲动,热泪盈满眼眶。郑天勤双手紧攥,眼圈通红。他已经做好了准备,随时打算站出来。哪怕前面是刀山火海,他也要甘愿赴死!“呵呵。”李龙鳞冷笑一声,斜撇沈轻舟:“谁说只有物证,没有人证,就治不了你的罪!你说这匿名信,都是胡言乱语,捏造出来的?”“本宫暗中命锦衣卫,根据信上的内容暗访。”“至少有七八成,都是确有其事!”嘶...倒吸凉气之声,此起彼伏。李龙鳞的准备,果然周全!他居然已经派出锦衣卫,暗中查访匿名信,并且得到了证实。科举舞弊的案子,大多数都年代久远。最短的,也要一两年。长的更不必说,十年,乃至三四十年的都有。最离谱的一封匿名信,说的是五十年前,先皇在位,武帝尚未继位时候的事。由此可见。儒门垄断科举,并不是最近的事,而是由来已久。恐怕在大夏建国之初,祸根便已深种。写匿名信的人,往往对儒门有极深的怨恨,再加上主观视角,会美化自己,丑化别人。七八成这个比例并不低,等于就是真相。武帝一怔,望向魏勋:“大伴,锦衣卫动手了?您怎么没给朕说呢?”魏勋冷汗涔涔,一时无言。别说武帝不知道,咱家也不知道啊!这次锦衣卫奉太子之命暗访,完全绕过了魏勋,并且瞒着武帝。等同于说。李龙鳞篡了权,直接将锦衣卫这支皇上私兵,纳入到自己麾下。可魏勋心里清楚,嘴上却不能说。兵权被夺,这也太无能了!魏勋思索片刻,道:“万岁爷,您不是说过,让殿下暂掌锦衣卫,便宜行事吗?”武帝点点头:“朕确实说过!张易,朕问你,太子所言,都是实情吗?匿名信中的事,你们是否查明?”张易身穿玄色飞鱼服,右手按住腰间绣春刀,迈步上前:“禀告皇上,臣奉太子之命,彻查此案,确有其事!”武帝大喜,目光落在沈轻舟身上,冷笑道:“卿家,锦衣卫都已经查明了,你还有什么话说?”沈轻舟不屑一顾:“锦衣卫,早已是太子鹰犬,为虎作伥,作恶多端!他们的话,臣一个字都不信!想要治臣等的罪名,请拿出更切实的证据来!”李龙鳞看着沈轻舟,冷笑道:“你真是死到临头,还在嘴硬啊!你不会以为,本宫闹得这么大,登闻鼓都敲了,不会拿不出证据吧?”“张易,把证据呈上来,将儒门的恶行,公之于众!”话音一落,就有锦衣卫抬着巨大的箱子过来,重重放在地上。百姓们面面相觑。好大的箱子!里面到底是什么东西?太子真的能扳倒沈轻舟,扳倒儒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