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城内平民问题,其实联省私下跟英军是有交涉的,英国人表示了很好的绅士风度,表示自己绝对不会对平民做出有辱军人尊严的事情,从战争开始直到被围城,英国人也没有做出过屠杀平民,抢掠物资的举动。
令人奇怪的是,越是处于劣势,英国人越是严格的执行着军纪,仿佛他们真的是一个个绅士一般,城内尽管生机惨淡,可是治安始终良好。很难想象,这样一群人,竟然就是那些蛮横的发动各种惨案的凶手。
当然也许正是因为失败,让英军偏执的想要保存精神上的优越,自诩为文明人,自诩为绅士的他们就更想要恪守道德。也许是因为城外就是数倍的联省军,他们不得不考虑一下,一旦在城内做出什么不合适的举动,他们将来会遭受的报复。
但是联省,确切的说是赵泽勇个人,至于自己手下那些将军们,他们对于伤亡的容忍能力太大了,有两个理由,第一是慈不掌兵,第二是打仗总是要死人的。但是赵泽勇却不能漠视生命的丧生,既不想看到自己的军队付出不必要的牺牲,也不愿意看到平民百姓无辜伤亡,所以赵泽勇才命令部队对九江围而不打。
而对平民做的,早在战前就已经派人宣传,鼓励百姓暂时搬到城外去,确实在围城前,九江城就逃走了数万的老百姓,有的是投奔乡下的亲戚,有的是跑到其他城市。但是还有一部分依旧停留在城里,这部分人,有的是没有亲戚可以投奔,有的是没有能力逃跑,都是些穷人和老弱。
现在围城了,这些弱势群体也不能不顾,尝试性的跟英国人谈了下。表示希望他们开放城门,允许平民出城,联省将在城外建立难民营收容这些难民。而联省表示,绝对不会趁着平民出城的时机来攻打九江。
经过几天的反复磋商,让人意外的是,英国人竟然同意了。
十二月中旬,在围城十天后,所有的平民安全撤离到了新合镇设立的难民营中。九江彻底成为了一个孤城,里面只有英军数万军队。
赵泽勇不由得感慨英军的风度,甚至还向外透露了对英军的赞赏。表示世界上恐怕没有一只军队会做出如此有人性光辉的举动,表示这场战争不管输赢,双方的军人都是好样的。
赵泽勇对英**队的认可,很快就见诸报端,全世界也都转载了赵泽勇的态度。都对英军的风格极力赞扬,表示这是文明国家军队的优秀提现,在胜利时候能够维持风格容易,可是在面临困境的时候还能维持风格,就尤为难得了。一时间英军被西方世界赞誉为楷模。
英国人面无愧色的接受了这种赞誉。也表示英军是文明的军队。随之以此为依据来反证,这样的军队是不可能制造出万县惨案那样惨绝人寰的事件的,所有一切事件都只是中国人杜撰的,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阴谋。不得不说英国人这种说法在西方普通屁民那里很有市场。很多白人都愿意接受,可是这对英国完全没有帮助,各国政府甚至是稍微明白事理的,都能辨明是非。
英国人放中国平民出城是一个闪光。可是这跟他们制造惨案是两码事,一码不挨一码,一只军队能够有优秀的表现不意外。有劣迹也正常,今天的英雄也许明天就变成了屠夫。汪精卫在叛变前,还一直是一个民族英雄呢,少年时刺杀袁世凯,刺杀满清亲王,被俘后还面无惧色,很有气节。可是后来还不是当了汉奸了。
所以一时间英国人得到了舆论同情倒是多了,可是事情都发展到这时候了这还有屁用,真正掌握话语权的那些人并不认同英国人的可笑说法,即便他们认同,他们也绝对不会在这时候趟这趟浑水了。就像美帝的做法其他国家的人再怎么看不惯,可是他们国家也不敢反对美帝,不但不敢反对美帝,甚至在国际事务上还要跟美帝保持一致呢。
只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傻子,有聪明绝顶的家伙来破解迷局呢。
王崇阳大笑英国人的拙劣手段,立马上报赵泽勇,表示英国人之所以送中国百姓出城,完全是道义上的考虑,把平民放在城里当作自己的挡箭牌,这非常不利于英国人的国际形象,而将老百姓放出城去,却可以节省大量的粮食,让他们坚持更多的时间。
赵泽勇想想也有道理,确实,英国人放老百姓出城的时候,不允许他们携带粮食物资,名义上是担心他们夹带军事情报给联省军。
但是赵泽勇有个疑问,英国人就不怕联省借着百姓出城的混乱时机,攻打九江吗。
王崇阳对此的解读是,英国人那时候怕不是期待着联省军这么干呢,一旦联省军趁乱攻城,就算打败了英军,英国人也有说法了,就是他们顾惜中国平民伤亡不能够放开手脚,而联省军却不顾惜自己国家百姓的伤亡,所以才打败了英**队。而且在对方允诺平民出城的时候,而联省却借机发动军事行动,这对联省的形象太不利了。
反正英国人已经知道自己必败了,此时能既能找到借口给失败以台阶下,又将联省陷于不义。就算联省军没有做出这么下作的事情,他们也可以节省粮食坚持更多时间,从而等到救援。他们没有任何损失,可谓是一举数得。
一个看似人性闪光的举动,在王崇阳的解读下,竟然有这么多阴暗的东西在里面,不得不说看事物的角度不一样,看到的结果也就不一样这个道理,真他妈对。
令人奇怪的是,越是处于劣势,英国人越是严格的执行着军纪,仿佛他们真的是一个个绅士一般,城内尽管生机惨淡,可是治安始终良好。很难想象,这样一群人,竟然就是那些蛮横的发动各种惨案的凶手。
当然也许正是因为失败,让英军偏执的想要保存精神上的优越,自诩为文明人,自诩为绅士的他们就更想要恪守道德。也许是因为城外就是数倍的联省军,他们不得不考虑一下,一旦在城内做出什么不合适的举动,他们将来会遭受的报复。
但是联省,确切的说是赵泽勇个人,至于自己手下那些将军们,他们对于伤亡的容忍能力太大了,有两个理由,第一是慈不掌兵,第二是打仗总是要死人的。但是赵泽勇却不能漠视生命的丧生,既不想看到自己的军队付出不必要的牺牲,也不愿意看到平民百姓无辜伤亡,所以赵泽勇才命令部队对九江围而不打。
而对平民做的,早在战前就已经派人宣传,鼓励百姓暂时搬到城外去,确实在围城前,九江城就逃走了数万的老百姓,有的是投奔乡下的亲戚,有的是跑到其他城市。但是还有一部分依旧停留在城里,这部分人,有的是没有亲戚可以投奔,有的是没有能力逃跑,都是些穷人和老弱。
现在围城了,这些弱势群体也不能不顾,尝试性的跟英国人谈了下。表示希望他们开放城门,允许平民出城,联省将在城外建立难民营收容这些难民。而联省表示,绝对不会趁着平民出城的时机来攻打九江。
经过几天的反复磋商,让人意外的是,英国人竟然同意了。
十二月中旬,在围城十天后,所有的平民安全撤离到了新合镇设立的难民营中。九江彻底成为了一个孤城,里面只有英军数万军队。
赵泽勇不由得感慨英军的风度,甚至还向外透露了对英军的赞赏。表示世界上恐怕没有一只军队会做出如此有人性光辉的举动,表示这场战争不管输赢,双方的军人都是好样的。
赵泽勇对英**队的认可,很快就见诸报端,全世界也都转载了赵泽勇的态度。都对英军的风格极力赞扬,表示这是文明国家军队的优秀提现,在胜利时候能够维持风格容易,可是在面临困境的时候还能维持风格,就尤为难得了。一时间英军被西方世界赞誉为楷模。
英国人面无愧色的接受了这种赞誉。也表示英军是文明的军队。随之以此为依据来反证,这样的军队是不可能制造出万县惨案那样惨绝人寰的事件的,所有一切事件都只是中国人杜撰的,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阴谋。不得不说英国人这种说法在西方普通屁民那里很有市场。很多白人都愿意接受,可是这对英国完全没有帮助,各国政府甚至是稍微明白事理的,都能辨明是非。
英国人放中国平民出城是一个闪光。可是这跟他们制造惨案是两码事,一码不挨一码,一只军队能够有优秀的表现不意外。有劣迹也正常,今天的英雄也许明天就变成了屠夫。汪精卫在叛变前,还一直是一个民族英雄呢,少年时刺杀袁世凯,刺杀满清亲王,被俘后还面无惧色,很有气节。可是后来还不是当了汉奸了。
所以一时间英国人得到了舆论同情倒是多了,可是事情都发展到这时候了这还有屁用,真正掌握话语权的那些人并不认同英国人的可笑说法,即便他们认同,他们也绝对不会在这时候趟这趟浑水了。就像美帝的做法其他国家的人再怎么看不惯,可是他们国家也不敢反对美帝,不但不敢反对美帝,甚至在国际事务上还要跟美帝保持一致呢。
只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傻子,有聪明绝顶的家伙来破解迷局呢。
王崇阳大笑英国人的拙劣手段,立马上报赵泽勇,表示英国人之所以送中国百姓出城,完全是道义上的考虑,把平民放在城里当作自己的挡箭牌,这非常不利于英国人的国际形象,而将老百姓放出城去,却可以节省大量的粮食,让他们坚持更多的时间。
赵泽勇想想也有道理,确实,英国人放老百姓出城的时候,不允许他们携带粮食物资,名义上是担心他们夹带军事情报给联省军。
但是赵泽勇有个疑问,英国人就不怕联省借着百姓出城的混乱时机,攻打九江吗。
王崇阳对此的解读是,英国人那时候怕不是期待着联省军这么干呢,一旦联省军趁乱攻城,就算打败了英军,英国人也有说法了,就是他们顾惜中国平民伤亡不能够放开手脚,而联省军却不顾惜自己国家百姓的伤亡,所以才打败了英**队。而且在对方允诺平民出城的时候,而联省却借机发动军事行动,这对联省的形象太不利了。
反正英国人已经知道自己必败了,此时能既能找到借口给失败以台阶下,又将联省陷于不义。就算联省军没有做出这么下作的事情,他们也可以节省粮食坚持更多时间,从而等到救援。他们没有任何损失,可谓是一举数得。
一个看似人性闪光的举动,在王崇阳的解读下,竟然有这么多阴暗的东西在里面,不得不说看事物的角度不一样,看到的结果也就不一样这个道理,真他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