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代贺
曹颙从养心殿退出来,神色不变,心里却隐隐地为顾纳欢喜。
顾纳虽升知府之事,早就传出来,可是本来补的是山东的缺。
山东虽也算富饶,可哪里不得上江南。杭州人杰地灵,又是浙江省府,杭州知府可算是肥缺中的肥缺。
换做其他人任督抚,曹颙少不得还得担心下江南水深、官场倾轧之类的,可现下浙江督抚一身的是李卫。
李卫自己读书不多,可对读书人却十分敬重礼遇。
顾纳是名儒之后,进士出身,又没有贪墨枉法的劣迹,再加上与曹家的关系,李卫只有照拂,没有挑剔的道理……
想到这里,曹颙一愣,似乎有些晓得雍正点顾纳为杭州知府的用意。
清朝“***”并非从雍正朝开始,却在雍正朝越演越烈,现下不过是开头罢了。
曹颙的那点喜悦心情,立时被冲散。
可他无力去改变雍正的敏感多疑,也想不起来是哪个官员粗心,将“陛下”的“陛”写成了犬字旁的“狴”;也不能阻止哪个不去西北岳钟麒轿前投书。
其他的***曹颙知之不详,记得最深的就是几件。
一件是已经发生的,导致海宁望族查家抄家破族,浙江停了乡试的“维民所止”案,还有两件就是上面所提的两件事。
第二件是一个别字引发的悲剧,因这笔误,雍正对那官员起了疑心,使人抄家,结果抄出“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这句诗句,结果被定罪斩立决。
第三件事,引出了曾静、吕留良案。后世各种演义,什么吕四娘杀雍正什么的,因此曹颙记得深些。
第一件事,曹颙是耳闻目睹的。
“***”只是罪名而已,根本缘由还是因查家早年站队,站在太子一边;即便太子二废后,他们也支持弘皙。
说来,这不过是儒者信奉礼教,拥护嫡长承继那一套而已。
有这种想法的,并非只有查氏一门,浙江文风开放,各种消息就多,所以雍正才恼羞成怒,停了浙江士子乡试。
第二件事,即便遇到的不是雍正,怕那粗心的官员也落不得好。
曹颙从养心殿退出来,神色不变,心里却隐隐地为顾纳欢喜。
顾纳虽升知府之事,早就传出来,可是本来补的是山东的缺。
山东虽也算富饶,可哪里不得上江南。杭州人杰地灵,又是浙江省府,杭州知府可算是肥缺中的肥缺。
换做其他人任督抚,曹颙少不得还得担心下江南水深、官场倾轧之类的,可现下浙江督抚一身的是李卫。
李卫自己读书不多,可对读书人却十分敬重礼遇。
顾纳是名儒之后,进士出身,又没有贪墨枉法的劣迹,再加上与曹家的关系,李卫只有照拂,没有挑剔的道理……
想到这里,曹颙一愣,似乎有些晓得雍正点顾纳为杭州知府的用意。
清朝“***”并非从雍正朝开始,却在雍正朝越演越烈,现下不过是开头罢了。
曹颙的那点喜悦心情,立时被冲散。
可他无力去改变雍正的敏感多疑,也想不起来是哪个官员粗心,将“陛下”的“陛”写成了犬字旁的“狴”;也不能阻止哪个不去西北岳钟麒轿前投书。
其他的***曹颙知之不详,记得最深的就是几件。
一件是已经发生的,导致海宁望族查家抄家破族,浙江停了乡试的“维民所止”案,还有两件就是上面所提的两件事。
第二件是一个别字引发的悲剧,因这笔误,雍正对那官员起了疑心,使人抄家,结果抄出“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这句诗句,结果被定罪斩立决。
第三件事,引出了曾静、吕留良案。后世各种演义,什么吕四娘杀雍正什么的,因此曹颙记得深些。
第一件事,曹颙是耳闻目睹的。
“***”只是罪名而已,根本缘由还是因查家早年站队,站在太子一边;即便太子二废后,他们也支持弘皙。
说来,这不过是儒者信奉礼教,拥护嫡长承继那一套而已。
有这种想法的,并非只有查氏一门,浙江文风开放,各种消息就多,所以雍正才恼羞成怒,停了浙江士子乡试。
第二件事,即便遇到的不是雍正,怕那粗心的官员也落不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