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阁向来是进一个出一个,想要重新塞进来,那不可能,除非让上一个退出。

    但是对于现在的内阁来说,徐光启和朱国祯的资历,都没有比熊廷弼更加深厚。

    如果将朱国祯提拔一级,让熊廷弼任东阁大学士,有些不妥。

    除非将朱国祯挪出去,把熊廷弼提上来,等到朱国祯回来,再往上提一级。

    方从哲对熊廷弼能不能做好阁臣,心里没有底气,但是泰昌的目的很明显,一直没有安排别的官职,就是等着他们这些人开口。

    还好,现在有用兵西北的机会,不管是徐光启还是朱国祯,安排一个西北经略,也算是军国重臣。从阁臣的位置上出去,也就是一方经略能让人家不觉得难看。督抚都差了些底气,算是外放。

    想通这些,老方心里也就有了底气,只要能明白泰昌的意思,下边人动一动,也不是没有可能。

    徐光启有太子一条线,轻易不能动,现在由他教育太子,确实是不错的选择。而朱国祯在阁臣的位置上,一直存在感不强,从来就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表现。

    当中固然有是阁臣末尾的原因,还有就是因为他没有地方督抚或者一方经略的经历,说话底气不足。

    让朱国祯带着加衔去西北走一遭,回来之后,再进内阁的时候,就不是现在能比。

    方从哲早朝议事之后,专门等着他们走了,泰昌心知肚明,自然知道他有事。

    “怎么,阁老,可是有事?”

    “陛下,臣正是有些事情,想请陛下定夺。”

    “如今,熊大人一直没有安排好合适的职位,上次您让臣子们商议,倒是有个想法,让熊大人入阁。只是,如今朱国祯位列最末,若是让熊大人位列朱国祯之后,怕他会有微词。

    所以臣想,若是让朱大人担任此次西北经略,熊大人进入内阁,任文渊阁大学士。徐大人则升一级,迁武英殿大学士;李大人同样迁任文华殿大学士。等到过两年,朱大人自西北归来,再进文渊阁大学士,陛下以为如何。”

    泰昌其实也想着,要怎么样腾出位置来。

    大明的内阁学士,从来是向上递增。在朱国祯占着东阁大学士的情况下,虽然文华殿大学士空着,也没有其他人空降文华殿的例子。

    除非是和当年一样,内阁只有一个建极殿大学士,新人进来,建极殿以下随便挑选着给出去就行。

    “此事,倒是也可,朱国祯尚未独领一方,他现在年轻,出去带兵历练一番,也是不错的选择。若是做的能和熊廷弼一样,自然是大明之幸。”

    “那……此事直接拟诏,还是臣先和朱大人通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