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不可!”堂下一贼眉鼠眼的文士出列阻止道。

    此人乃是袁绍谋士郭图,郭图说道“主公明鉴,主公迎天子虽为大义。然主公将处处受天子掣肘,军国大事皆要请示天子。依图所见,主公当厉兵秣马,与公孙瓒决战。”

    沮授愤怒地指着郭图道“鼠目寸光之辈,公孙瓒已是强弩之末。主公迎来天子后,再兴兵讨之易如反掌!”

    沮授和郭图激烈地争辩着,一员面容彪悍的大将走到郭图身边,此人名叫淳于琼,他对沮授说道“公与所言差矣,公孙瓒尚据幽州,且白马义从并未被麹义将军灭尽。主公纵然迎来天子,与灭公孙瓒有何益?”

    袁绍闻言点了点头“仲简言之有理,传令麹义,整军备战。我势要一举灭掉公孙瓒!”

    此前幽州牧刘虞因与公孙瓒政见不合,刘虞主张对乌桓等戎狄行使怀柔政策,深受乌桓人拥戴。而公孙瓒对戎狄则是铁血政策,赶尽杀绝,刘虞便进攻公孙瓒,不料却反被被公孙瓒所杀。

    幽州从事鲜于辅纠合州兵,欲为刘虞报仇。于是推举阎柔为乌桓司马。阎柔招集胡、汉之众,得兵数万人,进攻公孙瓒所置渔阳太守邹丹,二军大战于潞县北,阎柔大败邹丹,斩首四千余级。

    鲜于辅又联合乌桓峭王等胡族骑兵七千余人,南迎刘虞之子刘和。刘和此时在冀州为质,袁绍正欲讨伐公孙瓒,遂使大将麹义与刘和、鲜于辅、乌桓峭王等合兵十万,共攻公孙瓒,大败公孙瓒于鲍丘,斩首二万余级。

    于是代郡、广阳郡、上谷郡、右北平郡等郡皆叛公孙瓒,起兵攻杀公孙瓒所置长吏,与鲜于辅、刘和等合兵,屡败公孙瓒。

    公孙瓒退守易京。公孙瓒为防意外,在易京周围修筑十道堑围,堑内有土台多座,皆高五、六丈,上设了望楼。居中土台高达十丈,公孙瓒自居其上,又以铁为门,不许男人入内,公事文疏皆以强索系之上下。公孙瓒远绝宾客,无所亲信,又于台内贮粮谷三百万斛,自谓万无一失。

    武陵,刘度向身旁一白衣谋士问道“李优,天子自长安出逃,我欲迎天子前来武陵。你以为如何?”

    李优只是他的化名,他的原名是李儒!在王允和吕布合谋诛杀董卓后,李儒便逃出了长安,辗转流落到荆州。李儒鸩杀汉少帝,虽然是受董卓指使但罪不容诛,诸侯都不敢收留他,某些汉室忠臣甚至想杀了他。

    李儒一路颠沛流离、风餐露宿,到了武陵又遇到刘度军正与蔡瑁军交战。李儒被刘度军将士抓获,刘度给了他一碗粥,李儒吃着吃着眼泪就忍不住流了出来。

    李儒对刘度说道“韩信受漂母一饭之恩尚不敢忘,富贵之后以千金馈之。今刘太守收留我一穷途末路之人,我自当为你肝脑涂地。”

    李儒便向刘度献破蔡瑁之计,大败蔡瑁军,刘度军趁机收复了武陵各县。刘度大喜,将李儒奉为上宾,李儒见刘度麾下兵精将勇,刘度也有大志,他仿佛在刘度身上看到了董卓早期的影子。

    李儒心里默念道,刘度,汉室宗亲,我李儒必保你成大业。刘度拜李儒为军师,进军南郡,在南郡大败蔡瑁、霍笃军。南郡一半已落入刘度之手,刘表大惊,不知这李优是何许人也。

    蒯良、伊籍等人都不知道李优是何人,刘表畏惧刘度军兵锋,便派韩嵩为使者与刘度讲和。最终刘表送给刘度三万斛粮草、一千匹绢和美女百名,两家各自罢兵。

    李儒从思绪中被拉回来,对刘度说道“主公,某以为主公身为汉室宗须亲迎天子,以彰主公护国之心。主公迎来天子,可坐实主公皇兄之名,主公可效仿周公旦辅佐成王之故事,中兴大汉。则霸业可成。”

    刘度大笑道“李儒,这番话从你口中说出来我觉得甚是可笑。”

    李儒听刘度说出了他的真名,顿时背后惊出一身冷汗,李儒抖着手说道“儒非有意欺瞒主公,实因天下人不相容,儒才化名李优。求主公宽容,儒必为主公效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