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祥笑道:“正有此意,不过刘大人这边的人选该怎么出呢?老夫倒不是故意刁难,只是既然是为了检验训练成果,当然还是尽可能的全面些好。要是精挑细选,恐怕未必能展现出真实的水平,不知刘大人以为……”
刘少卿早就料到他们有这一手,随即道:“桂大人说的是。不如这样,我这边七百多人一共分为六十个小队,每队大约十三人。不如就请桂大人从中抽选八个小队来参加比试,这样可好?”
“如此甚好,那么老夫就托大了。那就安排第三、第九、第十七、第二十二、第三十八、第四十一、第四十六和第五十五小队吧。”
桂祥随口说出一串儿数字,刘少卿默默记下,随即站到台前高声道:“第三、第九、第十七、第二十二、第三十八、第四十一、第四十六和第五十五小队留下,其他各队,向后转!齐步走!”
随着刘少卿的一声令下,其余五十二支小队被带离到校场远处,留下中间老大一片空地,准备稍后厮杀。
乌拉喜崇阿现在成了比赛的评委,看到双方人员都已经就位,刘少卿这边多出来的四个人也已经离场,这才走到载湉面前请示道:“皇上,这就开始么?”
载湉看了看远处校场中分成两个阵营的士兵,想了一下吩咐道:“先等一下。桂公公,你带着黄世海他们下去,看看有没有不该出现的人。”
说起来这也是皇帝对刘少卿的一种保护。桂祥他们可是早有预谋,别的不说,要是这一百人全都是找的国术高手,那刘少卿手下随即抽出来的这些新兵哪有一丝的获胜机会?
黄世海等人都是国术的宗师级人物,交游广阔、门生弟子众多;而这位桂公公,在进宫之前也曾是江湖中人,人称‘陆地小白龙’。进宫之后博采众家之长,一身功力并不在黄世海等人之下,而且皇宫中和国术界、江湖上相关的一些事物都是他来经手办理的,自然人面也熟。有这些人去认人,应该能保证公平一些。
事实证明载湉的担心一点儿没错,桂公公和黄世海等人一下子从桂祥带来的人里面挑出了三十多江湖人士,都是成了名的国术高手。八极、形意、戳脚、谭腿、三皇炮锤……各门各派的都有。
这还是众人网开一面,从宽松里挑呢,那些原本是武林中人,但是早已经入了王府做了侍卫或者进了那家成为护院武师的,全都没算。否则桂祥带来的一百人可真剩不下几个了。
至于刘少卿这边,只有一个李书文是国术界出身。不过李书文是黄世海亲自安排进的军营,拜在刘少卿麾下的,自然不能挑出来。
“呵呵,看来桂大人似乎早有准备啊。”刘少卿看着被挑出来的那三十多国术高手,不无讽刺的道。“不过现在桂大人手里少了三十多人,我也不会占桂大人的便宜,我这边自然也会减少三个小队。”
桂祥已经没心情搭理刘少卿的冷嘲热讽了。他现在最应该担心的是皇上会怎么处置他,还有就是回去怎么和大家交代。虽然主意是大家出的,但是现在站在台上的毕竟是他们几个,这件事儿搞成现在这样,要说他们五个难辞其咎是一点儿不过分。更何况皇上现在对他们几个的怒气明明白白的摆在脸上。在自身都难保的情况下,哪里还有心情去管政敌怎么样?
乌拉喜崇阿也是满洲勋贵阶层的代言人之一,但是这个时候他自然不会傻到跳出来触皇上的霉头。好在把人挑出来后,光绪皇帝并没有进一步深究,倒也让他松了一口气。无论如何先把今天过去,其他的事情只能想办法慢慢挽回。想着这些,乌拉喜崇阿看了看上面坐着的醇亲王奕譞,也许这位主子可能是他们将来翻身的一条出路。
奕譞当然也看出来了儿子的路数。很早之前他就知道要想牢牢地控制住朝政,把握住军权是必不可少的核心手段。但是满洲八旗虽然忠心耿耿,奈何战斗力实在是不堪一击。二十五年前的八里桥一战,证明在现代战场上,蒙古铁骑也是白给。这样一来,清政府能够依靠的就只剩下汉人的湘军、淮军和楚军了。
二十年前曾国藩权倾天下,虽然同样对满清政权忠心耿耿,但最终还是被朝廷借教案一事彻底的打压了下去。从曾国藩的身上可以看出,满清统治阶级根本就不相信汉人。随着曾国藩的死,湘系逐渐势微;而楚系没了左宗棠,也不可能再现辉煌。现在汉人中唯一掌握强大武装力量的,只有李鸿章的淮系了。
对于满清统治阶级来说,现在是收回中央集权的最佳时机,因为他们要对付的对手只有一个李鸿章。正是因为如此,皇上才会重新启用奕?来统领总理衙门,分李鸿章的外交权;让自己统帅海军衙门,收回李鸿章的水师权;调湘系的曾国荃督两江、清流的张之洞督两广,分李鸿章的财权。现在淮军已经成了李鸿章最后的仪仗,只要他们能够拿出一支能够和淮军分庭抗礼的军队,甚至是只要有这么一个能够练兵、带兵的人,那么李鸿章就可能分分钟倒台。
当然,李鸿章还是有用的,朝廷虽说不会再像对付曾国藩一样弃之如敝履,但至少不用担心李鸿章有什么非分之想了。
然而可惜的是,虽然这些核心的统治阶层都能看清这一步,但偏偏满洲八旗中没有一个能扶上墙的。不但满洲没有,连蒙古也没有。之前好歹还有一个僧格林沁可以压得住曾国藩等人,现在别说僧格林沁,连胜保这样的能用来蒙事儿的都没有。
刘少卿早就料到他们有这一手,随即道:“桂大人说的是。不如这样,我这边七百多人一共分为六十个小队,每队大约十三人。不如就请桂大人从中抽选八个小队来参加比试,这样可好?”
“如此甚好,那么老夫就托大了。那就安排第三、第九、第十七、第二十二、第三十八、第四十一、第四十六和第五十五小队吧。”
桂祥随口说出一串儿数字,刘少卿默默记下,随即站到台前高声道:“第三、第九、第十七、第二十二、第三十八、第四十一、第四十六和第五十五小队留下,其他各队,向后转!齐步走!”
随着刘少卿的一声令下,其余五十二支小队被带离到校场远处,留下中间老大一片空地,准备稍后厮杀。
乌拉喜崇阿现在成了比赛的评委,看到双方人员都已经就位,刘少卿这边多出来的四个人也已经离场,这才走到载湉面前请示道:“皇上,这就开始么?”
载湉看了看远处校场中分成两个阵营的士兵,想了一下吩咐道:“先等一下。桂公公,你带着黄世海他们下去,看看有没有不该出现的人。”
说起来这也是皇帝对刘少卿的一种保护。桂祥他们可是早有预谋,别的不说,要是这一百人全都是找的国术高手,那刘少卿手下随即抽出来的这些新兵哪有一丝的获胜机会?
黄世海等人都是国术的宗师级人物,交游广阔、门生弟子众多;而这位桂公公,在进宫之前也曾是江湖中人,人称‘陆地小白龙’。进宫之后博采众家之长,一身功力并不在黄世海等人之下,而且皇宫中和国术界、江湖上相关的一些事物都是他来经手办理的,自然人面也熟。有这些人去认人,应该能保证公平一些。
事实证明载湉的担心一点儿没错,桂公公和黄世海等人一下子从桂祥带来的人里面挑出了三十多江湖人士,都是成了名的国术高手。八极、形意、戳脚、谭腿、三皇炮锤……各门各派的都有。
这还是众人网开一面,从宽松里挑呢,那些原本是武林中人,但是早已经入了王府做了侍卫或者进了那家成为护院武师的,全都没算。否则桂祥带来的一百人可真剩不下几个了。
至于刘少卿这边,只有一个李书文是国术界出身。不过李书文是黄世海亲自安排进的军营,拜在刘少卿麾下的,自然不能挑出来。
“呵呵,看来桂大人似乎早有准备啊。”刘少卿看着被挑出来的那三十多国术高手,不无讽刺的道。“不过现在桂大人手里少了三十多人,我也不会占桂大人的便宜,我这边自然也会减少三个小队。”
桂祥已经没心情搭理刘少卿的冷嘲热讽了。他现在最应该担心的是皇上会怎么处置他,还有就是回去怎么和大家交代。虽然主意是大家出的,但是现在站在台上的毕竟是他们几个,这件事儿搞成现在这样,要说他们五个难辞其咎是一点儿不过分。更何况皇上现在对他们几个的怒气明明白白的摆在脸上。在自身都难保的情况下,哪里还有心情去管政敌怎么样?
乌拉喜崇阿也是满洲勋贵阶层的代言人之一,但是这个时候他自然不会傻到跳出来触皇上的霉头。好在把人挑出来后,光绪皇帝并没有进一步深究,倒也让他松了一口气。无论如何先把今天过去,其他的事情只能想办法慢慢挽回。想着这些,乌拉喜崇阿看了看上面坐着的醇亲王奕譞,也许这位主子可能是他们将来翻身的一条出路。
奕譞当然也看出来了儿子的路数。很早之前他就知道要想牢牢地控制住朝政,把握住军权是必不可少的核心手段。但是满洲八旗虽然忠心耿耿,奈何战斗力实在是不堪一击。二十五年前的八里桥一战,证明在现代战场上,蒙古铁骑也是白给。这样一来,清政府能够依靠的就只剩下汉人的湘军、淮军和楚军了。
二十年前曾国藩权倾天下,虽然同样对满清政权忠心耿耿,但最终还是被朝廷借教案一事彻底的打压了下去。从曾国藩的身上可以看出,满清统治阶级根本就不相信汉人。随着曾国藩的死,湘系逐渐势微;而楚系没了左宗棠,也不可能再现辉煌。现在汉人中唯一掌握强大武装力量的,只有李鸿章的淮系了。
对于满清统治阶级来说,现在是收回中央集权的最佳时机,因为他们要对付的对手只有一个李鸿章。正是因为如此,皇上才会重新启用奕?来统领总理衙门,分李鸿章的外交权;让自己统帅海军衙门,收回李鸿章的水师权;调湘系的曾国荃督两江、清流的张之洞督两广,分李鸿章的财权。现在淮军已经成了李鸿章最后的仪仗,只要他们能够拿出一支能够和淮军分庭抗礼的军队,甚至是只要有这么一个能够练兵、带兵的人,那么李鸿章就可能分分钟倒台。
当然,李鸿章还是有用的,朝廷虽说不会再像对付曾国藩一样弃之如敝履,但至少不用担心李鸿章有什么非分之想了。
然而可惜的是,虽然这些核心的统治阶层都能看清这一步,但偏偏满洲八旗中没有一个能扶上墙的。不但满洲没有,连蒙古也没有。之前好歹还有一个僧格林沁可以压得住曾国藩等人,现在别说僧格林沁,连胜保这样的能用来蒙事儿的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