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秋雅的短信是这么写的,很长,被长度受限的短信发送机制自动分割成好几条:

    “谢谢老板夸奖。自打进入报社以来,我先在记者部,后被调入小记者中心,再被征召进入周刊部出版《教育周刊》,不到一年的时间,转换了三个部门,而老板您是少有夸奖过我的人。

    “在记者部,我几乎找不到任何采编的感觉,总是完不成采访任务,屡屡被部门主任批评,最后被发配到了小记者中心;

    “到了小记者中心以后,成功举办了几场活动,还有机会到中小学校演讲,似乎找回了一点信心。但是小记者中心主任小肚鸡肠,处处看我不顺眼,屡屡打压我,当时我很崩溃,好几次都差点辞职。

    “幸运的是,我被老板调来周刊部。起初,我不敢太信任你,暗自觉得你比我还要小一岁,没有社会经验。可是,我亲眼看到了你的才华、你的能力和你的魅力,这让我深深地为你折服。

    “我在周刊部找到了自己的舞台,也收获了自信,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不光我,所有《教育周刊》的同事们都有和我一样的感觉,他们和我一样由衷的钦佩你。

    “以上是一个《教育周刊》的普通采编人员最真实的想法。不过,这些并不是我这条长长的短信索要表达的内容。

    “我真正想说的的是,在《教育周刊》繁忙的工作之余,我偶尔也会自我审视。我不得不遗憾地发现,《教育周刊》带给我的收获和喜悦并不是我真正想要的。我更羡慕翟江老师那样的工作和状态,而且我自信我的作文课可以讲得和翟江一样好!

    “当我看到‘骆驼教育’招聘老师的广告时,内心是激动的。是的,我觉得我还是应该去做一个老师,我最期待、最享受的应该还是讲台。所以骆总,我想去‘骆驼教育’当老师,可以吗?

    “如果可以的话,我立刻就可以从报社辞职;当然,如果《教育周刊》需要我,我可以兼职、不拿工作做《教育周刊》的事情。”

    “很抱歉发了一条这么长的短信,打搅您了,请您考虑并示下。”

    终于把长短信看完。

    有点啰嗦,有点莫名其妙,而且没有什么内部逻辑,但是真诚。

    看前面的内容,骆千帆一度觉得马秋雅这是要表白的节奏,暗暗自我谴责可恶的魅力。

    看到后半段才发现,自己想多了,人家马秋雅是要从《教育周刊》辞职,去“骆驼教育”当老师。

    虽人各有志,但骆千帆从来没有见过谁像马秋雅这样的,对当老师有如此深的执念。

    “我觉得可以!而且,我相信你做的会比翟江更出色。”骆千帆鼓励道。

    他并不知道马秋雅能做到哪一步,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兴趣出发终归好过被动应付。

    而后,骆千帆又补充了一句话:“欢迎你去‘骆驼教育’报名,祝你成功!”

    “谢谢老板,你是我见过的最暖心的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