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国庆节前的最后一个星期五。

    中央科大,物科院,院长办公室。

    丁院长案头永远有看不完的材料、批不完的文件。

    丁院长是个已经年过六旬的老头儿,作为中央科大物科院的院长,他当然也是一名中科院的院士,绝对够得上“物理学家”的称呼了。

    他年轻的时候是一位大洋籍华人,毕业于大洋国顶级物理名校,还在t当过教授。

    但可惜的是,蓝洞星上的大洋国可比地球上的美国抠门多了。

    没有冷战的竞争,纯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导致大洋国官方也觉得“奇观误国”。迟迟不肯花重金点“大型粒子对撞机”这些“资源消耗xx亿,建成后国际威望+n”的奇观。

    偏偏丁院长是研究微观粒子的,还是偏实验物理。

    大洋国政府不肯给t投这个钱,留在那儿也没什么前途,这辈子估计是拿不到诺贝尔奖了。

    这就是研究理论物理和实验物理的最大差别。

    偏理论的,国家不砸重金搞超大型科研设备,你也能躲在书斋里研究理论。只要有突破,还是能拿诺贝尔奖——就像无论是地球上还是蓝洞星,杨振宁都拿了。没办法,宇称不守恒和杨米尔斯,穷一点也能研究出来,那玩意儿就是理论论证和数学模型。

    搞实验的话,如果实验超费钱,没人给钱你就歇菜了。

    所以80年代,丁院长在t做教授做到四十来岁,心灰意冷时。恰好遇到当时国内给的待遇高、而且只要回国就是中央科大微观物理的系主任起步,还给中科院院士头衔、各种资源,就回国投奔了。

    一晃又那么多年了。

    丁院长正在埋头审阅时,他的助理轻轻地走进来,把一份东西放在案头,轻声说:

    “院长,您有空的时候,麻烦把这份文件签一下。今天下班前我得送交校教务处。”

    丁院长慢慢把元神从技术文件中收敛回来,呆滞了几秒钟,注意力才算切换过来。

    就像一个修炼绝世武功的人,在收功之前一定要好好吐纳完一整个周天,防止走火入魔似的。

    “什么东西?”

    “今年新生的免修申请测验结果。专业课部分,要我们院里签字确认了,报到校教务处才算作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