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帝书阁

    杨广脸上的表情变化,无疑都落进众臣眼中,宇文述心里咯噔一下,暗叫不妙。

    果然,杨广读完信之后,表情释怀道:

    “正如苏威所言,秦王徇私,也徇不到杨约头上,事关宗庙祭祀,他还是拎得清的,此时已有定论,就此作罢。”

    杨广的意思是,杨铭不会因为包庇杨约,而数典忘宗。

    说完,杨广令高野将信烧了。

    信上到底写了什么,只有杨广一个人知道,他也不打算让别人看。

    杨玄感不行,他咽不下这口气,于是起身道:

    “禀陛下,叔父杨约身上担着祭祀宗庙的大任,值此大事,御史台竟有人造谣中伤,其心可诛。”

    杨广顿时皱眉:“朕刚才已经说了,此事就此作罢,你没有听到?”

    杨玄感脸颊一抽,连忙说了句“臣有罪”,便又退了回去。

    接下来,杨广又翻阅了一些奏疏,有关于地方行政改革的,有关于运河两岸行宫修建事宜的,还有关于贺若弼的家产统计。

    窥一般而知全貌,只看贺若弼的家产,杨广对眼下仍在殿内的诸多大臣们的家产,就有一个大概的估算。

    这些人里面,没有一个不贪的,只是贪多贪少的问题。

    杨广对大臣的贪污,其实不怎么在意,因为太正常了,甚至哪些人缺钱了,他还会想办法给对方找补找补。

    魏、周、齐,包括大隋,实际上都是由高门大阀把持的政权,而皇帝只不过是带着大家一起赚钱的那个人。

    杨坚立国后,充当的就是这样一个角色,只有保障各方利益,他这个皇帝才坐得稳。

    到了杨广这一代,就已经有了削弱这种现象的念头,想要削弱关陇集团的影响力,就必须扶植山东士族集团和江南士族集团。

    他觉得,他在有生之年,可以办到。

    这其实就是一个从霸道转王道的过程,这一过程正常来说,至少都需要好几代皇帝励精图治,才能取得效果,中间但凡有一个笨蛋皇帝,这事都会半途而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