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4 巴尔干火药桶(1/4)
林有德这次非常随性的演说,却造成了他自己始料未及的影响。
海伯特的效率非常高,当天中午就把印好的号外在波茨坦全城大范围派发,号外上除了林有德演说的速记之外,就全是精选出来的照片。
一下子整个波茨坦群情激昂,国民志愿兵师的战士全都自发的开始写家书,用热情洋溢的语言告诉家人自己将会再次为了伟大的理想和正义走上战场——就如同他们在内战中做的那样。
而波茨坦的普通民众也纷纷从自家的地窖里拿出最好的腌菜和肉,送到军营来,就连酿私酒的贩子也用马车装着一大桶一大桶的私酒往军营里送。
铁路工人以令人惊叹的神速完成了波茨坦车站内等待检修的火车头的检修工作,编组列车用的车皮也迅速整备一新。
到晚上,所有人都认为军队马上要往德奥边境开了,这让林有德十分的头疼。
不过好在俄罗斯人很配合,当天就派大使过来抗议,林有德果断决定请大使先生“去看雪景”,然后把会谈地点选在了银装素裹的花园里。然后林有德就在花园里把俄国人气得直跺脚,不断的大吼大叫,声称“俄罗斯会让你们知道背信弃义的代价”,“有多少德国士兵踏上巴尔干,就会有多少俄国士兵踏上普鲁士”。
林有德只好“非常为难”的向大使保证,自己的军队短时间内没有开赴巴尔干的打算。
其实林有德的军队现在打神姬那是肯定打不过,就算要去巴尔干,也得等奥匈或者希腊的神姬把发狂了的铁托给干挺,他才会考虑出兵。
更不要提林有德本来的计划是等奥匈筋疲力竭社会矛盾彻底激化之后接管奥地利,派兵也是派到维也纳去。
在俄国大使走后,林有德下令部队统计老百姓送来的各种慰问品的数量,然后按照市价付款,接着宣布无忧宫晚上将为萨拉热窝屠杀中死去的无辜者默哀,欢迎社会各界参加。这样一来二去,总算吧这事情给了结了。
从整体上看林有德收获颇丰,既制造了声势,向所有人强调了自己的正义性,又增加了部队的凝聚力,提高了无忧宫周边波茨坦居民对自己的支持度,还顺便提高了科学家们对自己的好感度。
但林有德还是下定决心,下次再干这种事之前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之后几天整个欧洲的报纸都在报道发生在萨拉热窝的大屠杀,德国的群众几乎立刻就被煽动起来,大多数坚定的认为被屠杀的那些无辜者“大多是和我们一样的劳动者”“是我们的阶级兄弟”。群众形成的巨大舆论压力迫使德国议会在屠杀消息披露之后第三天就通过了法案,全面禁止向塞尔维亚出口任何工业产品。
奥匈帝国境内也一片哗然,萨拉热窝是奥匈帝国的“南部明珠”,奥匈帝国的国民从来都把这座城市视作奥匈帝国在南部统治的象征,现在这座城市竟然遭到如此野蛮的对待,整个奥匈帝国的国民都十分的愤慨——他们忘记了之前对政府的种种不满,忘记了自己正处于饥一顿饱一顿的窘境中,忘记了高失业忘记了其他种种,一门心思的要求政府迅速坚决的荡平那个大多数人都根本不知道在哪儿的小国。
尤其是在德国人把记录屠杀的照片带进奥匈帝国的土地之后,连习惯和帝国政府对着干的匈牙利人也赞成出兵了。
法国和英国的反应则相对平淡许多。
法国人正在关心他们国内的竞选,现任法兰西第一执政的丑闻是整个巴黎关注的焦点,比起在地中海的那一端发生的屠杀,法国人更关心这丑闻那神秘的男主角到底是谁。可是当《自由人报》头版头条刊出了巨幅的屠杀照片时,法国人的神经被拨动了。
当天的自由人报被抢购一空,临时加印了十几万份,仍然供不应求。很快类似的照片完全占据了法国报纸的版面,人们在猎奇心理和人类良知的双重驱使下不断的购买这些报纸,然后泪流满面。
许多法国城市决定同时敲响所有教堂的大钟,为逝去者举行盛大的弥撒,紧接着,严惩恶魔的呼声不断高涨。
海伯特的效率非常高,当天中午就把印好的号外在波茨坦全城大范围派发,号外上除了林有德演说的速记之外,就全是精选出来的照片。
一下子整个波茨坦群情激昂,国民志愿兵师的战士全都自发的开始写家书,用热情洋溢的语言告诉家人自己将会再次为了伟大的理想和正义走上战场——就如同他们在内战中做的那样。
而波茨坦的普通民众也纷纷从自家的地窖里拿出最好的腌菜和肉,送到军营来,就连酿私酒的贩子也用马车装着一大桶一大桶的私酒往军营里送。
铁路工人以令人惊叹的神速完成了波茨坦车站内等待检修的火车头的检修工作,编组列车用的车皮也迅速整备一新。
到晚上,所有人都认为军队马上要往德奥边境开了,这让林有德十分的头疼。
不过好在俄罗斯人很配合,当天就派大使过来抗议,林有德果断决定请大使先生“去看雪景”,然后把会谈地点选在了银装素裹的花园里。然后林有德就在花园里把俄国人气得直跺脚,不断的大吼大叫,声称“俄罗斯会让你们知道背信弃义的代价”,“有多少德国士兵踏上巴尔干,就会有多少俄国士兵踏上普鲁士”。
林有德只好“非常为难”的向大使保证,自己的军队短时间内没有开赴巴尔干的打算。
其实林有德的军队现在打神姬那是肯定打不过,就算要去巴尔干,也得等奥匈或者希腊的神姬把发狂了的铁托给干挺,他才会考虑出兵。
更不要提林有德本来的计划是等奥匈筋疲力竭社会矛盾彻底激化之后接管奥地利,派兵也是派到维也纳去。
在俄国大使走后,林有德下令部队统计老百姓送来的各种慰问品的数量,然后按照市价付款,接着宣布无忧宫晚上将为萨拉热窝屠杀中死去的无辜者默哀,欢迎社会各界参加。这样一来二去,总算吧这事情给了结了。
从整体上看林有德收获颇丰,既制造了声势,向所有人强调了自己的正义性,又增加了部队的凝聚力,提高了无忧宫周边波茨坦居民对自己的支持度,还顺便提高了科学家们对自己的好感度。
但林有德还是下定决心,下次再干这种事之前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之后几天整个欧洲的报纸都在报道发生在萨拉热窝的大屠杀,德国的群众几乎立刻就被煽动起来,大多数坚定的认为被屠杀的那些无辜者“大多是和我们一样的劳动者”“是我们的阶级兄弟”。群众形成的巨大舆论压力迫使德国议会在屠杀消息披露之后第三天就通过了法案,全面禁止向塞尔维亚出口任何工业产品。
奥匈帝国境内也一片哗然,萨拉热窝是奥匈帝国的“南部明珠”,奥匈帝国的国民从来都把这座城市视作奥匈帝国在南部统治的象征,现在这座城市竟然遭到如此野蛮的对待,整个奥匈帝国的国民都十分的愤慨——他们忘记了之前对政府的种种不满,忘记了自己正处于饥一顿饱一顿的窘境中,忘记了高失业忘记了其他种种,一门心思的要求政府迅速坚决的荡平那个大多数人都根本不知道在哪儿的小国。
尤其是在德国人把记录屠杀的照片带进奥匈帝国的土地之后,连习惯和帝国政府对着干的匈牙利人也赞成出兵了。
法国和英国的反应则相对平淡许多。
法国人正在关心他们国内的竞选,现任法兰西第一执政的丑闻是整个巴黎关注的焦点,比起在地中海的那一端发生的屠杀,法国人更关心这丑闻那神秘的男主角到底是谁。可是当《自由人报》头版头条刊出了巨幅的屠杀照片时,法国人的神经被拨动了。
当天的自由人报被抢购一空,临时加印了十几万份,仍然供不应求。很快类似的照片完全占据了法国报纸的版面,人们在猎奇心理和人类良知的双重驱使下不断的购买这些报纸,然后泪流满面。
许多法国城市决定同时敲响所有教堂的大钟,为逝去者举行盛大的弥撒,紧接着,严惩恶魔的呼声不断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