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83章 炸天帮早读道教圣典《道德经》人间解析78(1/3)
第69章哀者胜矣
【原文】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②;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③,攘(rǎng)无臂④;扔无敌⑧;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⑥。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注释】
主:打仗时的主动攻势。
②客:打仗时的被动防守。
③行无行:前一个“行”,读xíng,行动;后一个“行”读háng,行列。
④攘(rang):捋起。
⑤扔:对抗的意思。
⑥宝:命脉之意。
【译文】
用兵的人曾经这样说:“我不敢主动进犯,而采取守势;不敢前进一步,而宁可后退一尺。”这就是说,虽然有阵势,却像没有阵势可摆一样;虽然要奋臂,却像没有臂膀可举一样;虽然面临敌人,却像没有敌人可打一样;虽然有兵器,却像没有兵器可持握一样。祸患再没有比轻敌更大的了,轻敌几乎丧失了我的“三宝”。所以,当两军实力相当的时候,怀有慈悲怜悯之心的一方能获得胜利。
【导读】
兵器是不祥的东西,战争是值得哀伤的事。老子认为,战争应以守为主,不可主动侵犯他国,表现了他的反战思想,同时也表明其不争、居下的处世原则。
【解析】
这一章紧接上二文对用兵之道作了深入细致的剖析,讲用柔、用弱的原则在军事上的运用。“反者道之动”,用柔用弱不是真柔真弱,而是处在柔、弱的位置,顺着道的自然趋势以柔克刚,以弱胜强。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这里的“不敢”意为不至于怀有鲁莽或罪恶的图谋。一般意义上的“不敢”,多指没有胆量,没有勇气,其中略含贬义。这里需要注意一点,本章由“不敢”所构成的是一种虚拟语气,它所表达的是一种鲁莽或罪恶的图谋,而这种虚拟语气在本章中是贯彻始终的。“寸”是极短的长度单位,“尺”比寸稍长,老子用尺和寸来说明不要轻易挑起战争的道理。老子是反对战争的,他主张在战争中,不要轻举冒进,而应该以退为进。这是老子的无为思想在军事中的具体运用。
老子认为,主动出击去侵略别人,其本身在道德上就输给了别人。这是因为主动进攻对方,对方就会为正义而战。这时,对方的民众就会因为敌方的侵略行径而感到愤慨,其保家卫国的积极性就会提高,这对进攻一方是极为不利的。相反,如果守而不攻,留给对方主动出击的机会,己方的民众就会愤然还击,并能一鼓作气战胜敌人。主动进犯别人微不足道的一寸土地,就会有遭到对方还击的可能,这是因为人们都以遭受侵犯为耻辱,所以我们应该避免侵犯别人的行为;主动后退一尺,就会表现出谦和与宽容的美德,纵然仅有微不足道的一尺土地遭到了侵犯,也能凭此感化对方,使对方主动退避。我们一再强调,老子是反对战争的,老子知道,战争会给民众带来无穷无尽的灾难和痛苦,但是仅仅凭借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是难以避免战争的。既然不能改变当时的形势,他就阐发自己的战争观,即“以退为进”,以此来争取正义战争的胜利。
“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行”指的是采取行动,“行无行”指的是虽然行动了却好像没有采取行动一样。“攘无臂”指的是虽然举起手臂却好像没有举起手臂一样。“扔无敌”意为虽然面对敌人却好像没有敌人存在一样。“执无兵”意为虽然手里拿着兵器却好像没有兵器一样。怎样才能做到“扔无敌”呢?就是要诱使敌人不知不觉地走入我们为之设计好的圈套之中。说到这里,或许我们会产生这样的疑惑:明明有的东西怎么说好像没有呢?其实,这也正体现了老子无力思想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切有却似无,看似无为却有为。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这里的“轻敌”意为目中无人,小看敌人的能力。“宝”意为各种克敌制胜的重要条件。老子认为,无为不是不作为,不是骄傲轻敌而不做应战的准备。如果骄傲轻敌,一定会遭致失败,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任何骄傲自大和轻视他人的行为,都是不合乎道德标准的,必然会受到惩罚。
【原文】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②;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③,攘(rǎng)无臂④;扔无敌⑧;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⑥。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注释】
主:打仗时的主动攻势。
②客:打仗时的被动防守。
③行无行:前一个“行”,读xíng,行动;后一个“行”读háng,行列。
④攘(rang):捋起。
⑤扔:对抗的意思。
⑥宝:命脉之意。
【译文】
用兵的人曾经这样说:“我不敢主动进犯,而采取守势;不敢前进一步,而宁可后退一尺。”这就是说,虽然有阵势,却像没有阵势可摆一样;虽然要奋臂,却像没有臂膀可举一样;虽然面临敌人,却像没有敌人可打一样;虽然有兵器,却像没有兵器可持握一样。祸患再没有比轻敌更大的了,轻敌几乎丧失了我的“三宝”。所以,当两军实力相当的时候,怀有慈悲怜悯之心的一方能获得胜利。
【导读】
兵器是不祥的东西,战争是值得哀伤的事。老子认为,战争应以守为主,不可主动侵犯他国,表现了他的反战思想,同时也表明其不争、居下的处世原则。
【解析】
这一章紧接上二文对用兵之道作了深入细致的剖析,讲用柔、用弱的原则在军事上的运用。“反者道之动”,用柔用弱不是真柔真弱,而是处在柔、弱的位置,顺着道的自然趋势以柔克刚,以弱胜强。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这里的“不敢”意为不至于怀有鲁莽或罪恶的图谋。一般意义上的“不敢”,多指没有胆量,没有勇气,其中略含贬义。这里需要注意一点,本章由“不敢”所构成的是一种虚拟语气,它所表达的是一种鲁莽或罪恶的图谋,而这种虚拟语气在本章中是贯彻始终的。“寸”是极短的长度单位,“尺”比寸稍长,老子用尺和寸来说明不要轻易挑起战争的道理。老子是反对战争的,他主张在战争中,不要轻举冒进,而应该以退为进。这是老子的无为思想在军事中的具体运用。
老子认为,主动出击去侵略别人,其本身在道德上就输给了别人。这是因为主动进攻对方,对方就会为正义而战。这时,对方的民众就会因为敌方的侵略行径而感到愤慨,其保家卫国的积极性就会提高,这对进攻一方是极为不利的。相反,如果守而不攻,留给对方主动出击的机会,己方的民众就会愤然还击,并能一鼓作气战胜敌人。主动进犯别人微不足道的一寸土地,就会有遭到对方还击的可能,这是因为人们都以遭受侵犯为耻辱,所以我们应该避免侵犯别人的行为;主动后退一尺,就会表现出谦和与宽容的美德,纵然仅有微不足道的一尺土地遭到了侵犯,也能凭此感化对方,使对方主动退避。我们一再强调,老子是反对战争的,老子知道,战争会给民众带来无穷无尽的灾难和痛苦,但是仅仅凭借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是难以避免战争的。既然不能改变当时的形势,他就阐发自己的战争观,即“以退为进”,以此来争取正义战争的胜利。
“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行”指的是采取行动,“行无行”指的是虽然行动了却好像没有采取行动一样。“攘无臂”指的是虽然举起手臂却好像没有举起手臂一样。“扔无敌”意为虽然面对敌人却好像没有敌人存在一样。“执无兵”意为虽然手里拿着兵器却好像没有兵器一样。怎样才能做到“扔无敌”呢?就是要诱使敌人不知不觉地走入我们为之设计好的圈套之中。说到这里,或许我们会产生这样的疑惑:明明有的东西怎么说好像没有呢?其实,这也正体现了老子无力思想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切有却似无,看似无为却有为。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这里的“轻敌”意为目中无人,小看敌人的能力。“宝”意为各种克敌制胜的重要条件。老子认为,无为不是不作为,不是骄傲轻敌而不做应战的准备。如果骄傲轻敌,一定会遭致失败,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任何骄傲自大和轻视他人的行为,都是不合乎道德标准的,必然会受到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