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反观欧美的建筑工人,动辄两三百美元一天,价格是华夏农民工的五六十倍,但他们实际上提供的劳动力是一样的,甚至华夏农民工还要多一些。

    毕竟华夏农民工每天至少上工十二个小时,还没有什么节假日,休息日这么一说,而欧美的建筑工人顶多一天八小时,并且不但有节假日,休息日,还有带薪休假。

    这样巨大的人工成本差异,华夏的产品怎么能不便宜。

    然而因为华夏科技落后的原因,反倒是科技含量越高的产品,华夏这边反倒是越贵的很。

    看看芯片,科研设备,医疗器材,航空航天产品,莫不如是。

    机芯和激光头显然也在此列。

    而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状况,除去技术角度来说,仅仅从商业角度来说,是因为华夏的产品不如欧美,所以导致的销量不好,从而无法形成规模效应。

    打个比方,即便研究机芯和激光头的科研技术人员,工资水平只有欧美科研技术人员的五十分之一,但整个研究下来,也至少需要八千万的科研费用,这还不算其他厂房,设备等相关的固定投资。

    这也就是说,华夏的机芯和激光头,如果卖不出去,没有企业愿意使用买账,仅仅只是小批量的生产了一百套,用于科研需要。

    那就意味着,仅仅科研成本,这一套机芯和激光头就是八十万。

    这样仅仅机芯和激光头就已经八十万的影碟机,谁会来买账?

    不可能有的。

    而反观索尼和飞利浦他们,即便研究机芯和激光头花费了五个亿的科研经费,但如果分摊到一千万套上的话,每一套机芯和激光头的研发成本才五十块钱,足足降低了一点六万倍。

    所以说,想要将国内高科技产品的价格降下来,首先有相当的数量,摊薄成本才行。

    于是问题就出来了,同样是机芯和激光头,索尼和飞利浦做的技术先进,价格也低,供货量大,华夏这边的产品技术落后,价格高,产能什么的,一时半会也不是说提上来就能提上来的。

    如果你是客户的话,会选择谁?

    通常来说,主机厂需要研发企业把零部件的价格降下来,才会采购,而研发企业需要主机厂采购之后,才能把成本分摊到更多的产品上去,从而将价格降低下来。

    这就陷入了死循环。

    也是后世很多华夏科研院所,包括创新科研企业研发出新产品,新技术,新成果却无法实现,只能束之高阁的重要原因。

    并且即便有企业愿意信任国内的产品,给予一定的采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