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时,其余各舰,也跟着陆续升起了同样的旗语!
不多时,舰上的水兵们全都大声的吼了起来:“尽忠尽职!保家卫国!”一时间吼声响彻天地。岸上围观的百姓们也纷纷鼓掌欢呼起来。
在人们的阵阵欢呼声中,汽笛长鸣,船政水师各舰以旗舰“福靖”号装甲巡洋舰为首,依次起锚,离了码头,向港外驶去。看着一艘艘龙旗飘扬的战舰离港,一些外国记者纷纷拿出了画笔,开始画起速写来。这些速写将会成为铜版画,很快出现在外国报纸上。
林国祥注意到人群当中还有很多中国画师,他们也在画着这一激动人心的场景,林国祥看到他们的绘画风格很是熟悉,立刻便知道了他们的身份。
这些作画的中国人,是《点时斋画报》的画师。
《点时斋画报》是这个时代的中国最早、影响最大的一份新闻画报,因其报导贴近生活,并及时报道社会热点等,深受百姓欢迎。《点时斋画报》每十日出版一,每期八页,内容是“选择新闻中可嘉可惊之事,绘制成图,并附事略”,随《南华时报》附送订户。因画报印刷精美,画法中西合璧,人物背景生动真实,内容贴近生活,及时报道社会热点,民俗奇闻,可看性强,时效性足,加之发行渠道畅通,很快便风靡一时。
在鸦片战争结束以后,西方的明与科学技术涌进中国的沿海城市,西方的新闻报纸也随之进入中国。作为一个穿越者,林义哲对于报纸的作用的了解当然要远胜于这个时代的中国人,是以他很早便萌生了办一份报纸的想法,但受财力所限,加之要办理的事情极多,是以这个想法一直被搁置下来。但自从成了清流弹劾的主要目标之后,林义哲意识到了清流对话语权的控制所带来的巨大危害,他有意识的悄悄开始了和清流争夺话语权的斗争,而斗争的重要手段之一,便是办报纸!
为了掩人耳目,林义哲秘密出资,委托梅宏在福州船政学堂附近开设了“时务印书馆”,在馆内,他开设了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平板石印机构,用石印技术翻印外国书籍和中国古籍。创办了《南华时报》和《点时斋画报》。由于这时西洋绘画技法已经进入中国,大量惯用毛笔、宣纸的国画家对西洋绘画技法产生了浓厚兴趣,但苦于没有发挥的地方。林义哲的《点时斋画报》恰好成了他们有效发挥的地方。在《点时斋画报》中,吸收了西洋画风的中国画师们把西洋画法中的透视、解剖、注重形象写实等西画技法吸收融合到自己的绘画中去,形成了别开生面的“海派”人物画风。
技术和准确刻画形象的绘画技巧是出版画报的基础。1873年8月8日,以《点时斋画报》命名的时事画报在福州诞生了。《点时斋画报》采用连史纸石印,其内容看重时事记载,兼以刻画中国百姓喜闻乐见的仕女人物。它开启了图并茂因而可能雅俗共赏的“画报”体式,“画报”之兼及“新闻”与“美术”。既追求逼真,也包含美感,不但是传播新知识的大好途径,又是体现平民趣味的绝妙场所,自发行之日起便广受欢迎。日后的发展前途可以说不可估量。
当然,并没有几个人知道,这部自诞生之日起便广受欢迎的中国第一部画报,背后真正的主人是谁。
而现在,《点时斋画报》的中国画师们,正用他们的画笔,记录下中国近代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瞬!
因为这一天。可以看作是中国拥有真正意义的海军之始!
很快,船政舰队来到了外海海面列阵,随着旗舰“福靖”号发出旗语命令,10艘战舰很快便在海面上排成了双纵阵列。当先两舰为旗舰“福靖”号(管带贝锦泉)和同级姊妹舰“建靖”号(管带吕经)。接着是英国赠送的巡洋舰“和硕公主”号(管带邓世昌)和船政自造巡洋舰“超武”号(管带叶富),随后是巡洋舰“澄庆”(管带贝珊泉)和“驭远”号(管带蒋超英),接下来是炮舰“福胜”号(管带李和)和“建胜”号(管带许寿山),炮舰“福星”号(管带杨永年)和炮舰“建星”号(管带吕瀚)。
列阵完毕后。高速通报舰“飞鸿”号在管带黄建勋的指挥下,率先驶离舰队。这艘通报舰的目的地是澎湖。林义哲交给黄建勋的任务,是要他凭闽浙总督李鹤年的手令,调澎湖水师前来会合,共同阻止日军进犯。
目送“飞鸿”号的身影消失在海天线中,林义哲立于飞桥之上,看着列队行进的十艘战舰,心中充满了豪迈之情。
在原来的历史时空中,学生时代的他一直梦想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海军战士,保卫祖国的海疆,可惜因为体质的关系,报考海军院校未能录取。尽管后来他选择了另一个比较爱好的学科——心理学,最终成了一名心理咨询师,但他最初心中的那个驰骋海疆的梦,一直没有消失。
互联网的时代到来,让他接触到了更多的同好,并成为了一名热衷于海军史的军迷爱好者,但那毕竟不能替代心中的海军之梦。
而现在,他竟然已经亲身融入到了历史当中,并且真正的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支蒸汽舰队的指挥官!
现在,他将要指挥这支舰队,去迎接真正的血与火的挑战了!
林义哲立于飞桥之上,深吸了一口略带咸味的海风,下令各舰加速,驶向台湾。
不多时,舰上的水兵们全都大声的吼了起来:“尽忠尽职!保家卫国!”一时间吼声响彻天地。岸上围观的百姓们也纷纷鼓掌欢呼起来。
在人们的阵阵欢呼声中,汽笛长鸣,船政水师各舰以旗舰“福靖”号装甲巡洋舰为首,依次起锚,离了码头,向港外驶去。看着一艘艘龙旗飘扬的战舰离港,一些外国记者纷纷拿出了画笔,开始画起速写来。这些速写将会成为铜版画,很快出现在外国报纸上。
林国祥注意到人群当中还有很多中国画师,他们也在画着这一激动人心的场景,林国祥看到他们的绘画风格很是熟悉,立刻便知道了他们的身份。
这些作画的中国人,是《点时斋画报》的画师。
《点时斋画报》是这个时代的中国最早、影响最大的一份新闻画报,因其报导贴近生活,并及时报道社会热点等,深受百姓欢迎。《点时斋画报》每十日出版一,每期八页,内容是“选择新闻中可嘉可惊之事,绘制成图,并附事略”,随《南华时报》附送订户。因画报印刷精美,画法中西合璧,人物背景生动真实,内容贴近生活,及时报道社会热点,民俗奇闻,可看性强,时效性足,加之发行渠道畅通,很快便风靡一时。
在鸦片战争结束以后,西方的明与科学技术涌进中国的沿海城市,西方的新闻报纸也随之进入中国。作为一个穿越者,林义哲对于报纸的作用的了解当然要远胜于这个时代的中国人,是以他很早便萌生了办一份报纸的想法,但受财力所限,加之要办理的事情极多,是以这个想法一直被搁置下来。但自从成了清流弹劾的主要目标之后,林义哲意识到了清流对话语权的控制所带来的巨大危害,他有意识的悄悄开始了和清流争夺话语权的斗争,而斗争的重要手段之一,便是办报纸!
为了掩人耳目,林义哲秘密出资,委托梅宏在福州船政学堂附近开设了“时务印书馆”,在馆内,他开设了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平板石印机构,用石印技术翻印外国书籍和中国古籍。创办了《南华时报》和《点时斋画报》。由于这时西洋绘画技法已经进入中国,大量惯用毛笔、宣纸的国画家对西洋绘画技法产生了浓厚兴趣,但苦于没有发挥的地方。林义哲的《点时斋画报》恰好成了他们有效发挥的地方。在《点时斋画报》中,吸收了西洋画风的中国画师们把西洋画法中的透视、解剖、注重形象写实等西画技法吸收融合到自己的绘画中去,形成了别开生面的“海派”人物画风。
技术和准确刻画形象的绘画技巧是出版画报的基础。1873年8月8日,以《点时斋画报》命名的时事画报在福州诞生了。《点时斋画报》采用连史纸石印,其内容看重时事记载,兼以刻画中国百姓喜闻乐见的仕女人物。它开启了图并茂因而可能雅俗共赏的“画报”体式,“画报”之兼及“新闻”与“美术”。既追求逼真,也包含美感,不但是传播新知识的大好途径,又是体现平民趣味的绝妙场所,自发行之日起便广受欢迎。日后的发展前途可以说不可估量。
当然,并没有几个人知道,这部自诞生之日起便广受欢迎的中国第一部画报,背后真正的主人是谁。
而现在,《点时斋画报》的中国画师们,正用他们的画笔,记录下中国近代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瞬!
因为这一天。可以看作是中国拥有真正意义的海军之始!
很快,船政舰队来到了外海海面列阵,随着旗舰“福靖”号发出旗语命令,10艘战舰很快便在海面上排成了双纵阵列。当先两舰为旗舰“福靖”号(管带贝锦泉)和同级姊妹舰“建靖”号(管带吕经)。接着是英国赠送的巡洋舰“和硕公主”号(管带邓世昌)和船政自造巡洋舰“超武”号(管带叶富),随后是巡洋舰“澄庆”(管带贝珊泉)和“驭远”号(管带蒋超英),接下来是炮舰“福胜”号(管带李和)和“建胜”号(管带许寿山),炮舰“福星”号(管带杨永年)和炮舰“建星”号(管带吕瀚)。
列阵完毕后。高速通报舰“飞鸿”号在管带黄建勋的指挥下,率先驶离舰队。这艘通报舰的目的地是澎湖。林义哲交给黄建勋的任务,是要他凭闽浙总督李鹤年的手令,调澎湖水师前来会合,共同阻止日军进犯。
目送“飞鸿”号的身影消失在海天线中,林义哲立于飞桥之上,看着列队行进的十艘战舰,心中充满了豪迈之情。
在原来的历史时空中,学生时代的他一直梦想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海军战士,保卫祖国的海疆,可惜因为体质的关系,报考海军院校未能录取。尽管后来他选择了另一个比较爱好的学科——心理学,最终成了一名心理咨询师,但他最初心中的那个驰骋海疆的梦,一直没有消失。
互联网的时代到来,让他接触到了更多的同好,并成为了一名热衷于海军史的军迷爱好者,但那毕竟不能替代心中的海军之梦。
而现在,他竟然已经亲身融入到了历史当中,并且真正的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支蒸汽舰队的指挥官!
现在,他将要指挥这支舰队,去迎接真正的血与火的挑战了!
林义哲立于飞桥之上,深吸了一口略带咸味的海风,下令各舰加速,驶向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