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父分别给三名意大利人做了祈祷,在他们亲吻完十字架后,神父面带悲戚神色的走开了,几名中国士兵上前,将三名意大利人用绳索牢牢的绑在了刑柱上。绑缚完毕后,他们便退开了,一队中国士兵上前,取下了肩上的步枪,开始在一位军官的口令下,装填起子弹来。

    看到中国士兵熟练地装填着子弹,在军官的口令声中端起了枪,美国公使威廉士不由得瞟了威妥玛一眼,威妥玛则故意装作没看见,目光紧盯着刑场。

    看到中国行刑队举起了枪,三名意大利人突然用意大利语高呼起来。

    “马志尼万岁!”

    “青年意大利万岁!”

    “上帝保佑意大利!”

    意大利人的口号声一遍喊毕,中国行刑队的步枪便响了起来,只见中国士兵的步枪喷出长长的白烟,三名意大利人的身上顿时迸出团团血雾,他们的身子猛地僵住了,接着痛苦地抽搐了几下,便不动了。

    “他们的子弹一颗也没有浪费。”威廉士看着已经被打成了蜂窝一样的三个意大利犯人,自言自语的说着,又象是说给威妥玛听。

    威廉士说的一点也不错,中国皇家行刑队这一次真正是做到了弹无虚发,每一支步枪射出的子弹,全都结结实实的招呼到了意大利犯人的身上。

    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这一次午门行刑,带有很大的对外宣传性质,恭亲王下了严令,绝不能一击不中,犯人不能痛痛快快的死,让洋人看了笑话。神机营不敢怠慢,专门挑选精锐士卒训练,今天这番功夫总算是没有白费。

    威妥玛听了威廉士的话,脸上仍然毫无表情,可他的心里,却是暗暗恼怒不已。

    此时监刑的中国官员已经上前检查过了尸体,这时一位专门请来的洋医生也上前检查了尸体,确认犯人已然身亡,几名北京的法国天主教会教徒在神父的带领下抬着担架上前。将尸体放到担架上,以白布蒙好,然后将三具尸体抬出了刑场。中国行刑队此时也收枪列队,转身跑步离场。

    看到行刑结束,各国公使和记者们也纷纷离席。不久。关于午门枪决的报导便出现在了各大新闻报纸上。

    对于这个时代的普通中国老百姓来说,他们现在只感到扬眉吐气,认为此次将洋人明正典刑,大长了中国人的威风,伤了洋人的面子。他们并没有意识到,正是从这一天起,意味着自己国家主权的回归。

    在新闻发表之后。在中国的外国人普遍认为这件事间接的破坏了西方人在中国享有的治外法权,将会导致中国本土审判权的回归。他们在痛斥意大利政府的软弱无能的同时,对本国政府向中国政府的妥协也感到不满。威妥玛在后来还致信英国首相和议会,作为一名著名的扩张主义者。他坚持认为“这一特殊事件会影响在华的外国人的地位。”英国议会为此也有议员提出了质疑,为了防止议会里的反对派借机对政府进行攻击,英国首相做了措辞谨慎的回答,他强调“这只是一个发生在欧洲的特殊的案例。对在华外国人的活动不构成任何影响。”将这一可能出现的风波化解于无形之中。

    这一事件体现出欧洲各国政府与其在华派驻的使节之间的分歧,及外交政策的纷争。抱着扩张主义的驻华使节们不想放过任何一个事件。在东亚为本国攫取更大的利益空间,而各国政府在这次事件上的态度和公使们相反,则不仅有政见上的分歧,也体现了国内的政治斗争需要。这一事件作为一个时期人们关注的焦点,曾经轰动一时。对中国来说,却有一个巨大的好处,就是在大量的报导中,中国野蛮、落后、背信的国际形象被粉碎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温和、开明和稳健的印象。总理衙门在这次事件中的表现也使外国人对这个在中国国内颇为人诟病的机构的形象大为改观。当然,外界无法知道的是,总理衙门在这次事件当中能做出如此周密的安排,完全是那位远在欧洲的那位年轻的中国使臣也就是这个案件的当事人不断提醒的功劳。

    福州,马尾港。

    已是深秋时节,罗星山上,花木繁茂,风景宜人。一株株参天古榕,紧紧相挨,郁郁葱葱,仿佛一座绿色的城墙,环抱着巍巍古塔。沈葆桢从塔内拾阶而上,旋至塔顶,视野突然开阔,心旷神怡。纵目四望,远观闽江两岸的风光,近看港区建设新貌,一幅幅色泽鲜明的图画,水天一色,山秀物新,一时间尽收眼底。

    罗星塔为宋代所建。由于塔下山突立水中,回澜砥柱,水势旋涡,如若“磨心”,所以也称“磨心塔”。明万历年间,罗星塔被海风推倒。天启年间,著名学者徐渤等人倡议复建。重建的石塔七层八角,高九丈,塔座直径近三丈,每层均建拱门,可拾级而上;外有石砌栏杆和泻水搪。檐角上镇有八佛;角下悬铃择,海风吹来,叮当作响,十分悦耳。罗星塔是国际公认的航标,是闽江门户标志,外国开来中国的船舶,每当到福州马尾外海时,远远的望见罗星塔,都会欢呼“er(中国塔)!”。国际公认的译音(aoy)也是福州话音。

    罗星塔与马限山麓下的马礁隔水相望。这段江面的潮水,变化万千,尤其八月大潮时日,“孤舟出海门,豁然乾坤白。浪花三千尺,石马不可见”,是以明代林世壁有诗“横江渡头云水东,波回白马掳秋风。连山喷雪何如此,好似钱塘八月中”,把罗星塔的观潮,与杭州钱塘“八月中”观潮相提并论,足显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