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河南、河东、山南三道,四十二州一百三十多个县,旱情虽然已经得到控制,但依旧有很多百姓无家可归,几支大的流民队伍,其数量都是超过十万之众,微臣请求陛下立即下令户部,准备充足的钱粮,救济百姓,以免发生民变。”
御史翟洪亮第一个站了出来,大声说道。
自承平九年三月下旬,到天和元年二月下旬,将近一年的时间,旱灾波及河南、河东、山南大部分地区,受灾地区四十多个州,一百多个县,为了躲避赋役与天灾,数以百万计的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赵智虽然下了许多安抚政策,但是朝廷财政空虚,许多政策与政令最后都是有心无力,根本实施不下去,而且那时候,陇右战争正是最为激烈的时刻,朝廷也是勒紧裤腰带,把所有的钱粮都是支援到陇右,根本就拿不出钱去进行赈灾。
最后还是户部尚书贺中楷提出一个可行建议,让百官捐款,还有就是找那些富商借钱,朝廷以高利息为代价,最后倒也借到了许多银子,虽然还是不够,但总算能够勉强维持下去,一直到七月,翼王赵赫与李勋两人,各自进献了一大笔粮食,朝廷以此开始大规模赈灾,总算稳定住了灾情。
灾情虽然是稳住了,但并不代表一切就已经结束,后续的重建工作,以及还有相当数量流民依然无家可归,这对地方,对朝廷都是一个巨大的负担,还有就是自承平五年,江南战争之后,地方军队数量有一定的增长,但不多,而直属朝廷的军队数量,却是有了极大的增长,从最开始的不足三十万,增加到近五十万,军队的增加,其钱粮消耗,自然也就有了极大增加,加上随后的两次陇右战争,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胜利,但朝廷财政却是快速恶化,到了承平九年初,几乎到了无以为续的地步,地方官员倒还好一些,可以就地取材,而京城各级官员,除了出身士族之外,绝大多数官员,已经将近一年没有拿到俸禄,这对朝政的稳定,是一个很大的威胁。
毕竟,吃都吃不饱,还能指望谁忠于政事,忠于朝廷?
户部尚书贺中楷出声说道“这件事情还在谋划之中,在计划没有完整之前,不宜拿到朝堂之上讨论。”
翟洪亮怒声道“谋划来谋划去,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在这样下去,不知多少流民要饿死,贺相国如此话语,是否太随意了一些?”
被一个从七品的小小御史,当着这么多大臣面,大声质问,贺中楷脸色顿时难看无比,心中更是烦恼异常。
“翟御史,请注意你的言辞,你只是一个小小的御史,没有资格对我质问。”
被人说官小,翟洪亮更加生气“朝堂议事,再者皆可言,与品级大小有何关系?你身为相国,如此欺我,实不是相国该有之言。”
“翟洪亮,我何时以官员压你,你不要乱言污我。”
贺中楷也是气得不轻,声音都是高了许多。
“你刚刚明明就说过。”
“你这是胡搅蛮缠。”
两人越说越有气,在那里竟是吵了起来。
场面有些不像话,许多大臣都是连连朝着御史中丞刘冲季使眼色,这是你的属下,你应该出来阻止,对于这些眼色,刘冲季装作没看见,他不是不想出来制止,而是不敢,翟洪亮这个人就是死脑筋,一根筋,现在情绪明显被激发出来,自己要是贸然出来,没有任何效果不说,指不定把自己也给弄进去,搞得与贺中楷一样下不了台。
翟洪亮的官职虽小,但他是御史,太祖建国之初就定下规矩,御史有自由言政之权,就算是皇上也不能随意让其闭嘴。
御史台有两个名人,一个是翟洪亮,另外就是周青,两人都是承平七年的进士,性格、禀性、脾气非常相像,都是那种一根筋,相同的人,自然很容易走到一起,翟洪亮与周青的私交极好,周青的性子,包括李勋在内的许多人,都已经领教过了,而翟洪亮比之周青,还要有过之而无不及,像这样的人,要么恨的要死,要么喜欢的不得了,比如御史台主官刘冲季,对翟洪亮就是极为的赏识,两个月前刚刚把他从御史文书提拔到御史少监,品级虽然一样,却有了上朝听政的资格。
翟洪亮与周青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有些东西,却比周青差的太远,周青是状元及第,少年得志,长相俊美,气宇轩昂,又是这样的性格,很快得到赵智的注意,把他安排给李勋,并很开得到重用,让自己的才华可以得到施展,仕途起步非常快。
御史翟洪亮第一个站了出来,大声说道。
自承平九年三月下旬,到天和元年二月下旬,将近一年的时间,旱灾波及河南、河东、山南大部分地区,受灾地区四十多个州,一百多个县,为了躲避赋役与天灾,数以百万计的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赵智虽然下了许多安抚政策,但是朝廷财政空虚,许多政策与政令最后都是有心无力,根本实施不下去,而且那时候,陇右战争正是最为激烈的时刻,朝廷也是勒紧裤腰带,把所有的钱粮都是支援到陇右,根本就拿不出钱去进行赈灾。
最后还是户部尚书贺中楷提出一个可行建议,让百官捐款,还有就是找那些富商借钱,朝廷以高利息为代价,最后倒也借到了许多银子,虽然还是不够,但总算能够勉强维持下去,一直到七月,翼王赵赫与李勋两人,各自进献了一大笔粮食,朝廷以此开始大规模赈灾,总算稳定住了灾情。
灾情虽然是稳住了,但并不代表一切就已经结束,后续的重建工作,以及还有相当数量流民依然无家可归,这对地方,对朝廷都是一个巨大的负担,还有就是自承平五年,江南战争之后,地方军队数量有一定的增长,但不多,而直属朝廷的军队数量,却是有了极大的增长,从最开始的不足三十万,增加到近五十万,军队的增加,其钱粮消耗,自然也就有了极大增加,加上随后的两次陇右战争,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胜利,但朝廷财政却是快速恶化,到了承平九年初,几乎到了无以为续的地步,地方官员倒还好一些,可以就地取材,而京城各级官员,除了出身士族之外,绝大多数官员,已经将近一年没有拿到俸禄,这对朝政的稳定,是一个很大的威胁。
毕竟,吃都吃不饱,还能指望谁忠于政事,忠于朝廷?
户部尚书贺中楷出声说道“这件事情还在谋划之中,在计划没有完整之前,不宜拿到朝堂之上讨论。”
翟洪亮怒声道“谋划来谋划去,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在这样下去,不知多少流民要饿死,贺相国如此话语,是否太随意了一些?”
被一个从七品的小小御史,当着这么多大臣面,大声质问,贺中楷脸色顿时难看无比,心中更是烦恼异常。
“翟御史,请注意你的言辞,你只是一个小小的御史,没有资格对我质问。”
被人说官小,翟洪亮更加生气“朝堂议事,再者皆可言,与品级大小有何关系?你身为相国,如此欺我,实不是相国该有之言。”
“翟洪亮,我何时以官员压你,你不要乱言污我。”
贺中楷也是气得不轻,声音都是高了许多。
“你刚刚明明就说过。”
“你这是胡搅蛮缠。”
两人越说越有气,在那里竟是吵了起来。
场面有些不像话,许多大臣都是连连朝着御史中丞刘冲季使眼色,这是你的属下,你应该出来阻止,对于这些眼色,刘冲季装作没看见,他不是不想出来制止,而是不敢,翟洪亮这个人就是死脑筋,一根筋,现在情绪明显被激发出来,自己要是贸然出来,没有任何效果不说,指不定把自己也给弄进去,搞得与贺中楷一样下不了台。
翟洪亮的官职虽小,但他是御史,太祖建国之初就定下规矩,御史有自由言政之权,就算是皇上也不能随意让其闭嘴。
御史台有两个名人,一个是翟洪亮,另外就是周青,两人都是承平七年的进士,性格、禀性、脾气非常相像,都是那种一根筋,相同的人,自然很容易走到一起,翟洪亮与周青的私交极好,周青的性子,包括李勋在内的许多人,都已经领教过了,而翟洪亮比之周青,还要有过之而无不及,像这样的人,要么恨的要死,要么喜欢的不得了,比如御史台主官刘冲季,对翟洪亮就是极为的赏识,两个月前刚刚把他从御史文书提拔到御史少监,品级虽然一样,却有了上朝听政的资格。
翟洪亮与周青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有些东西,却比周青差的太远,周青是状元及第,少年得志,长相俊美,气宇轩昂,又是这样的性格,很快得到赵智的注意,把他安排给李勋,并很开得到重用,让自己的才华可以得到施展,仕途起步非常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