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为什么大唐的兵员总数在贞观年间极少的原因,动辄十万人的大战都稀缺得很,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装备跟不上。

    贞观三年冬,李靖北伐突厥,那是一场决定两个国家生死存亡的大战,但李靖直属的兵员却只有四万左右,哪怕加上程咬金、尉迟敬德、柴绍等的偏师人数,总人数也只在十万左右徘徊。

    一旦钢铁厂建成,大唐的武器装备必然呈跳跃式发展,兵员总数将全然翻倍,民间所用铁器也将更加精良。

    “在此之前,你们就没想过扩大钢铁产量?”沈晨有些疑惑地问长孙无忌。

    作为一个后世人,沈晨实在无法理解古代人明明盐铁官营,却无法置办国家级钢铁工厂的做法。

    “仙师有所不知。”

    长孙无忌苦笑道,“陛下确实动过心思,应该说古往今来,任何一个朝廷都动过如此心思,但在仙师给予我等仙界炼钢术之前,想要练出一锅铁水

    ,需要数十名工匠耗费数千斤木材才行,且铁器质量也差强人意。”

    沈晨听懂了,主要还是技术力量不够,导致没办法加大投入。

    原因有这么几个,一来,数十名工匠守一锅铁水,铁水出来后又要数十名工匠进行捶打锻造,若是再加上搬运的学徒等人,练出一套钢就要上百人相互协力才行。

    如此投入,越大越赔,与其让官府投入,还不如交由商人打造,然后由官府统一收纳,官府再贩卖出去,左手到右手,官府不仅无需付出操作的费用和人力,还能获取中间差价,何乐而不为?

    二来,则是碍于人口和原材料所限。

    大唐的人口到数十年后的唐玄宗天宝十年才8000万,大唐还是一个农耕社会,一个国家级钢铁厂,在后世就有十多二十万人,哪怕大唐只用一万人,也是八千分之一的人口数量。

    如此数量的人口不事农耕,必定会对粮食造成巨大的打击。

    在原材料上,大唐所烧的物件还是以木材为主,一旦扩大投产,每天所需的木材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况且,大唐的铁矿勘探技术也不好,能勘探到的铁矿不多,勘探到的也大多是杂质极多的铁矿,想要炼出钢来,消耗的原铁矿数量完全就是翻着倍地往上滚。

    综合起来,由朝廷主办一个国家级钢铁工厂完全就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所以,只保留了兵部所需的钢铁坊,毕竟,那是军队所需,朝廷赔本都得办。

    至于民间所用,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哀叹一声老祖宗的辛苦,沈晨抬头问长孙无忌,“兴州、雍州那两边派人去了吗?”

    兴州是后世的略阳,铁矿石不算多,但大多都可露天开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