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军攻占了松花江北的吉林乌拉和伯都讷后并没有继续北进,这使得清廷上下松了一口气。此时,履亲王允祹已经在三姓以北的甲母克寺噶珊(佳木斯)周边圈定了新都的位置,周边有松花江、牡丹江、汤旺河等河川汇聚,交通方便,适宜开垦,又距离各路夏军的位置较远,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根据地。
鉴于有上述种种的好处,清廷很快就一致通过将新都定位于此,几十万北迁辽东百姓随后纷纷涌入牡丹江、汤旺河周边伐木造屋,抓紧东北短暂的夏季翻耕抢种起来。
经过统计,进入甲母克寺噶珊周边的北迁百姓有三十九万口,分一千三百个屯子;另有三万五千口在阿勒楚喀以北分散落户;四万一千口进入黑龙江城及对岸地区;二万口在墨尔根周边;三万二千口迁至布特哈附近;一万六千口在齐齐哈尔;一万四千口在宁古塔方向;以上五十余万口及分散在东北大地的各处布特哈八旗村落就是清廷最后的依仗。
然而,清廷喘息未定,新的噩耗便次第传来。
噩耗有三:第一,在窝阔湾一线设立堡砦的夏军沿绥芬河深入,夺取了清廷在双城子(乌苏里斯克)的卡伦哨所;第二,黑龙江下游布特哈八旗报告,夏军在庙屯(庙街)、阔吞屯等地设立了营地;第三,鄂罗斯人卷土重来跨过额尔古纳河闯入了大兴安岭地区西侧,对当地巴尔虎人、鄂伦春人、茂明安人、达尔幹人、阿枪(赫哲)人、布里亚特人、鄂温克人、费雅喀人宣布实施统治,并开始重建雅克萨城。
前门拒狼后门迎虎,怎么办?无力决断的同治皇帝只得召集王公大臣们合意。
“奴才以为鄂罗斯是藓芥之患,海逆才是朝廷生死大敌。”会议一开始显亲王衍潢便试图给会议定下调门来。“而今海逆北、东、南三面夹击,步步紧逼,大有置我满人于死地的架势,且双城子和阔吞屯一失,夏军西可夺取宁古塔,北可南下伯力屯,对甲母克寺噶珊威胁甚大,必须将其击溃才能保全朝廷心腹之地。”
“显亲王此言有理。”愉亲王允禑赞同道。“绥芬河一线倒还算了,一旦夏军在黑龙江建起水师,可直捣甲母克寺噶珊新都。”允禑看了看众人。“要么现在就迁走避祸,要么就消灭此路夏军,其他别无第三个办法。”
才稳定下来,又要迁徙,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别说物力上跟不上,人心肯定彻底散了。
因此,允禑的意思很明确,那就是把威胁扼杀在摇篮之中,只有拔出了夏军在阔吞屯的前进基地,才能保住甲母克寺噶珊这个还在建设的落脚点。
和亲王允佑摇了摇头:“愉亲王此言有道理,可是若是让鄂罗斯人在雅克萨重新立足了,他们一样会沿江而下,进而威胁甲母克寺噶珊的新都。”
允禑争辩道:“有黑龙江城挡在下游,鄂罗斯人如何能长驱直入。”
允佑反诘道:“有伯力屯挡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口,夏军又如何能轻易上溯。”
衍潢应道:“鄂罗斯人不过区区千数暴徒而已,实则不难对付,可是海逆动辄万人大军,自是不可同日而语,两者威胁孰轻孰重,和亲王不可本末倒置了。”
履亲王允祹苦笑道:“海逆威胁大不假,可是朝廷也要有这个力量应对才是。一万海逆少不得要两万大军去迎战吧,攻城还要倍之,朝廷有这么大的力量吗?万一一下子拿不下来,南方的海逆大队出动,朝廷顾此失彼,更是大祸。”
户部尚书殷特布跟着上奏道:“朝廷已无存粮可供大军之用,就算明年出兵,也未必有足够的粮饷,还请皇上和诸位王爷明察。”
这话不假,清廷直接控制的人口不过四十余万,军队就有六万,几乎七个老百姓供应一个兵,这样的财政压力已经把清廷的手脚全部捆住了。
衍潢不满的呵斥道:“那按殷大人的意思,都别打仗了,坐视海逆和鄂罗斯人来攻好了。”
针对衍潢的不满,殷特布以户部尚书的身份提议道:“皇上明鉴,奴才的意思不是不战,而是要量力而行,至少各部从现在开始也得进行军屯。”
北上去找俄罗斯人借兵,却被俄罗斯扣押,直至俄罗斯人出兵后才被释放的安郡王马尔浑并不反对军屯,但他却认为俄罗斯人凶残不下华夏,一旦坐视必然酿成大祸,所以柿子该找软的捏,只有震慑了俄罗斯人,清军才好在与夏军的决战中避免遭到腹背夹击的可能。
鉴于有上述种种的好处,清廷很快就一致通过将新都定位于此,几十万北迁辽东百姓随后纷纷涌入牡丹江、汤旺河周边伐木造屋,抓紧东北短暂的夏季翻耕抢种起来。
经过统计,进入甲母克寺噶珊周边的北迁百姓有三十九万口,分一千三百个屯子;另有三万五千口在阿勒楚喀以北分散落户;四万一千口进入黑龙江城及对岸地区;二万口在墨尔根周边;三万二千口迁至布特哈附近;一万六千口在齐齐哈尔;一万四千口在宁古塔方向;以上五十余万口及分散在东北大地的各处布特哈八旗村落就是清廷最后的依仗。
然而,清廷喘息未定,新的噩耗便次第传来。
噩耗有三:第一,在窝阔湾一线设立堡砦的夏军沿绥芬河深入,夺取了清廷在双城子(乌苏里斯克)的卡伦哨所;第二,黑龙江下游布特哈八旗报告,夏军在庙屯(庙街)、阔吞屯等地设立了营地;第三,鄂罗斯人卷土重来跨过额尔古纳河闯入了大兴安岭地区西侧,对当地巴尔虎人、鄂伦春人、茂明安人、达尔幹人、阿枪(赫哲)人、布里亚特人、鄂温克人、费雅喀人宣布实施统治,并开始重建雅克萨城。
前门拒狼后门迎虎,怎么办?无力决断的同治皇帝只得召集王公大臣们合意。
“奴才以为鄂罗斯是藓芥之患,海逆才是朝廷生死大敌。”会议一开始显亲王衍潢便试图给会议定下调门来。“而今海逆北、东、南三面夹击,步步紧逼,大有置我满人于死地的架势,且双城子和阔吞屯一失,夏军西可夺取宁古塔,北可南下伯力屯,对甲母克寺噶珊威胁甚大,必须将其击溃才能保全朝廷心腹之地。”
“显亲王此言有理。”愉亲王允禑赞同道。“绥芬河一线倒还算了,一旦夏军在黑龙江建起水师,可直捣甲母克寺噶珊新都。”允禑看了看众人。“要么现在就迁走避祸,要么就消灭此路夏军,其他别无第三个办法。”
才稳定下来,又要迁徙,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别说物力上跟不上,人心肯定彻底散了。
因此,允禑的意思很明确,那就是把威胁扼杀在摇篮之中,只有拔出了夏军在阔吞屯的前进基地,才能保住甲母克寺噶珊这个还在建设的落脚点。
和亲王允佑摇了摇头:“愉亲王此言有道理,可是若是让鄂罗斯人在雅克萨重新立足了,他们一样会沿江而下,进而威胁甲母克寺噶珊的新都。”
允禑争辩道:“有黑龙江城挡在下游,鄂罗斯人如何能长驱直入。”
允佑反诘道:“有伯力屯挡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口,夏军又如何能轻易上溯。”
衍潢应道:“鄂罗斯人不过区区千数暴徒而已,实则不难对付,可是海逆动辄万人大军,自是不可同日而语,两者威胁孰轻孰重,和亲王不可本末倒置了。”
履亲王允祹苦笑道:“海逆威胁大不假,可是朝廷也要有这个力量应对才是。一万海逆少不得要两万大军去迎战吧,攻城还要倍之,朝廷有这么大的力量吗?万一一下子拿不下来,南方的海逆大队出动,朝廷顾此失彼,更是大祸。”
户部尚书殷特布跟着上奏道:“朝廷已无存粮可供大军之用,就算明年出兵,也未必有足够的粮饷,还请皇上和诸位王爷明察。”
这话不假,清廷直接控制的人口不过四十余万,军队就有六万,几乎七个老百姓供应一个兵,这样的财政压力已经把清廷的手脚全部捆住了。
衍潢不满的呵斥道:“那按殷大人的意思,都别打仗了,坐视海逆和鄂罗斯人来攻好了。”
针对衍潢的不满,殷特布以户部尚书的身份提议道:“皇上明鉴,奴才的意思不是不战,而是要量力而行,至少各部从现在开始也得进行军屯。”
北上去找俄罗斯人借兵,却被俄罗斯扣押,直至俄罗斯人出兵后才被释放的安郡王马尔浑并不反对军屯,但他却认为俄罗斯人凶残不下华夏,一旦坐视必然酿成大祸,所以柿子该找软的捏,只有震慑了俄罗斯人,清军才好在与夏军的决战中避免遭到腹背夹击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