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对于取外号这项活动从古至今都是非一般的热爱,西方那边称号比较直白,大都是“××拯救者”、“〇〇之王”之类一目了然的称号,种花人偏爱自己取小号,还时不时换个马甲:“××居士”、“〇〇野老”,当事人自得其乐却让千百年后的学生背得吐血。

    到了现代,这项活动依然千年不衰,无论是政客、艺人,公众人物都逃不脱接受度广泛的外号,普通人在自己的生活范围内通常也会有一两个外号。

    总之,只有取错的名字,没有取错的外号。

    所以“喇叭”这个简称,就是来自于它脑袋上顶着的一个喇叭形大脑袋,下面连着方形的底座,有点像民国剧里面的留声机,只是底座比较小,重量只有1千克左右,外壳绝大部分是木头,没有一根钉子和螺丝,只有喇叭的内芯嵌了一层薄薄的银色金属,加工的肯定很仓促,木制的外壳没有经过仔细打磨,还能看到切割的纹路。

    这个装置官方名称叫做:“光能广播”,以太阳光为能源,可以接收到一定范围内的信号。

    平新有点不明白,这是不是有点不对啊,手机、电脑用卫星的都没有信号,凭什么它有?黑科技?

    光能广播的原理没人知道,可操作说明在生活指南里有写,充分日照即可保证正常收听,另外还可以采取不断手摇的方式开启。

    食品厂营地里也有这么一个喇叭,白天就架在帮助中心帐篷后面的竹竿上,现在光照不足暂时取回,他们想听的话要等明天。

    那些大学生都急得抓耳挠腮,好奇心爆棚,围着这东西鼓捣半天,也不去打水,也不着急宿营,光围着看稀奇。

    等平新把打来的井水用净水片杀菌半小时后,这东西还真被他们鼓捣发声了,虽说要一直用手摇着吧,可真的能听到广播!

    喇叭附近围了里三层外三层,没听过的谁不想听听现在官方的权威说法?别的地方怎么样,人人都想知道。

    不过,这广播内容一小时之后就会重复,所以他们也不用着急去跟那些年轻人抢,还是先干活,就不信光是精神食粮就能让他们不累不饿不渴?

    果然,等内容循环之后,那些空着肚子的小兔崽子们就挨不住了,急匆匆地想方设法去弄吃的。

    喇叭就到了他们手里,山顺子被抓了壮丁,专门负责摇那个摇把。听的人也不少,有些人听过一次还想再仔细了解一下。

    塑料的折叠板凳下船前都被当做垃圾清理掉了,这会儿大家坐的就是几块摞在一起的砖头,长辈们坐着,平新几人就站在外围,也不妨碍他们听清广播内容。

    “……亲爱的同胞们,此刻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但是,万众一心,齐心协力,我们终能赢得胜利!”

    虽说是老套的鸡血,但能被别人打一打还是挺好的,起码听到激昂的BGM,气氛就上升了十个点。

    “……为了家人和自身的安全,请远离危险建筑物,尽量选择开阔、地势高的地方避险居住,城市居民可选择学校、公园、体育场、广场等地,以上地点全部向市民免费开放,有条件的居民可自行前往农村避险;平房等农村自建房也不能掉以轻心,居住人员必须经常检查,定期维修;山地居民要注意山体滑坡危险……”

    这范围可够广的,这么说岂不是全国人民,不,全世界人民现在都在幕天席地?

    就算他们回到了安市,还是要继续住帐篷,睡草地?大家不由自主地交头接耳起来,连广播的声音都有些听不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