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晚上,宋彪就在夏宫亲自主持宴会招待卫立煌、黄伯韬这一批直隶军区的中下级军官代表,宴会结束之后,宋彪还特意将这两个人单独留下来谈了一些问题,和他们询问了一些基层机械部队的动态,以及他们两个人对大机械化理论的研究和学习程度。

    总的来说,宋彪对这两个人还是很满意的,他们的水平在过去这几年间的提高速度还是很快的,认识也比从中央军院毕业之时更为深彻。

    特别是卫立煌,因为经历过了一战和中苏战争,对现代战争和现代机械化部队作战的理解有一套很具深度的自我观点,对于帝国陆军传统的机动、快速、猛攻理论的见解也很深入,可以说是深得帝国陆军之精髓。

    这个人很不错,可以称得上是宋彪所推崇那种儒将,熟读经史,品德端良康正,勤学善思,有远大的报国之胸怀,又有忠君廉正之操守,礼贤下士,很会做人。

    这样的将领历来是宋彪所最为亲睐的。

    这一次,宋彪已经打算将他提拔为陆军准将,调入第四师担任该师附属坦克旅的旅长,督促他继续加强在坦克装甲部队领域的研究和学习,使其能够成为一名更为优秀和全面的军事指挥官。

    黄伯韬不同,这个人过于刚直。

    宋彪一直将他留在坦克部队里面,最初留在中央军院修读的就是机械装甲系专业,现在是第四师附属装甲旅的陆军少校,庐山会议结束之后,应该是有可能直接提拔为陆军上校,正好给卫立煌做一个团长。

    黄伯韬当年参加中苏战争的时候只是一个上士,刚从徐州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因为表现不错才被直接推荐到中央军院深造。

    宋彪对这个人一直有所关注,总体印象也很不错,这个人和卫立煌性格上是比较互补的,卫立煌是慎密机敏见长,而黄伯韬则是有古代勇将之风,悍不畏死,两个人还是非常适合搭档的。

    帝国在全国设有152所等同职业高中教育的三年制青年军校,14所三年制海陆空三军士官学校、8所三年制军事学院,最后是综合性的军事最高学府——中央军事学院。

    从全国范围内平均每个省四所的国立青年军校开始,帝国在现代军事和素质教育上都投入了大量精力、教学资源,青年军校每年的录取和毕业率仅为1/4,本身就已经是吸收了全国最为优良的青年学员,从青年军校到士官学校的录取和毕业率为1/3,从士官学校升入八所军事学院的直接录取率为1/4。

    从初中生报考各省的青年军校开始,平均每48个学生中才能培养出一名军院尉官毕业生,最终有机会进入中央军院的人是极少数的凤毛麟角。

    帝国的军事教育最初师从俄国,参考日本,再学德美,逐步吸纳英法军事教育的优点,最终自成体系,形成了这种极具体系性的军事教育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可谓之独此一家,而这也就保证了帝**事人才的充裕和层出不穷。

    在过去的十七年中,帝**事教育系统一共培养了13.4万名士尉官毕业生,在帝国的军事武装中,平均每22人中就有一名接受过至少六年以上严格军事教育的军校生,而这些中青年的士尉官被称之为新系,帝国中央国防军、国家巡防军、海警总局总计有1442名团级军官,新系占了92,在师旅级别及以上的将官中,帝**事教育系统培养的远东系则占据了半壁江山,闽系、留日系、德俄美法等留学系加起来又占另外一半。

    可以说,从帝国成立到1928年,帝国所建立的现代军事教育体系在整个世界范围内都属于最高水准的典范。

    没有之一。

    此次庐山会议邀请的1470名军官就代表了帝**事教育的杰出成就,他们将恰好成为帝国在二战时期最为重要的军事指挥官群体,在这种强大的帝**事教育体系、强大国力和强大民族光复思潮的支撑下,他们这批将校官在二战期间的表现绝对不会输给纳粹德军和苏联红军,同样也不会输给日美英法的指挥官们。

    他们将会证明中国的军人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军人。

    宋彪对此保佑极大的期待,也为之付诸了长达二十三年的努力和耕耘,从最初建立远东陆军士官学校开始,他就希望实现这个伟大的梦想,因为这才是他最为璀璨和执着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