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又是无聊的一天
大明宫含元殿,穿着紫夹貔貅朝服,难得非值勤的正式列席参加一次扩大朝议的我,不着痕迹的靠着柱子,深深打了个哈欠,在袖子的掩护下,往柱子上又倚了几分重量。
我的哈欠,似乎也感染了周围队列里的一片人,纷纷拿起袖子掩着脸,长声短叹的呵呵起来,一些穿短衣束甲的武官,就没有这个便利,只好欲张不张的,僵着脸,在维持秩序的御使眼神瞄过来之前,手疾的捏了捏脸郏,还有年纪大身体弱的,在那里眯着眼睛摇摇晃晃的,不知道还以为是磕了摇头丸呢。
朝廷上进行的唇枪舌剑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时辰,真佩服这些大人们,从日头初升到日上三杆,口抹飞溅,滔滔不绝的引章据典,攻吁反唇说上这么久,居然还是劲头十足,口水不干,将各种私心和欲念,明枪暗箭的包裹在或华丽公章,或冠冕堂皇的辞藻和大义中,充分发挥语言的艺术与精辟的逻辑推理,拼命往对方象城墙一样坚实的面坯皮上,泼洒销镪一样恶毒蚀骨,滋滋做响的脏水。
说实话他们正在争论也不是什么鸡毛蒜皮,乃是眼下相当迫切的一件国家大事,成功削藩后的国家军事体制,大规模的屯田和府兵重建,都已经走上正规,但是留下的边防空白,将如何处理,特别是大量边军屡屡抽调内戍,众多军户中已经出现青黄不接,许多边防已经薄弱到危险的程度。
而在这些朝臣的最重要分歧,就是分镇和并镇之争。
所谓分镇,就是保持多设节度使现状,并将其中最大的节镇,拆分成了若干个小规模的节度使,以便于控制和分化,当然在朝会上的说法是为国分忧,具体问题具体解决,缩水版的节度使个体上,不容易再有尾大不掉的机会纭纭,既然是分家,成本也不高,不用多费朝廷的库胬,只要注意地域的划分,就可以了;
并镇,就是恢复战乱前天下十节镇的旧貌,该守哪里的还就守哪里,只需要做代价较小的局部调整,理由也很充分,这是一种成熟的制度,所谓以边军防敌,以节帅于要冲应备,凡国家有事,节度的行营兵就是地方预备队,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御态势,可以就近轻易进行战略部署,在他们看来只要适当的削弱其职权,另选忠良之将,保持轮换和晋升制度,就可以避免多数武人专大之患。
这两种态度背后,也隐隐包含了两种阵营的较量。
自从南北两班臣子合朝,大矛盾还没爆发出来,但是各种小冲突和争议,却是屡见不鲜,通常情况下,南边过来的臣子品级都要比北边的低一等,规模也要小一些,经过双方的妥协和争夺,所以现在变成包括政事堂八九个宰相在内,十几个加同中书门下平章衔的重臣议事的格局。
其中除三省首长外,还有加平章为使相的藩镇、加平章为辅相的省下官、寺内官。将来还有搭建完成的枢密院官长,也要加入其中。因此,所谓有大唐特色民主集中制的常委班子已经大为扩编,当然人多了心思和想法也多了。
合镇可以说是代表了老皇帝时期政策的延续,传统的天下十大节度使,正是由开元天宝年间达到顶峰的;分镇则是代表肃宗主政以来的成果和产物,基本那些新藩镇,都是在他手上设立的。此外,就还有西北路背景下的朝廷直属中军团体,与河北河东背景下的各大藩镇外军团体,通过政治代言势力之间的无形角力和竞争。
前者说后者是因循守旧,逆流而行,后者说前者是破坏体制,后患无穷,当然都巧妙避过了直接涉及到两代皇帝执政得失的部分,以免背上挑拨天家父子的罪名。
虽然我看他们都理由很充分,也说的都象那么回事,但我起码知道一个事实,历史上后来作乱不止的那些藩镇,就是这么被前者给分出来。
所谓理想是好的,现实是残酷的,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分川之乱,历史上剑南道被分为东川西川之后,西川一路要以独抗南沼和吐蕃的侵扰压力,以成都一府要供应十数州的边防所需,长期下来民不堪其负而逃亡为乱愈演愈烈,直到高适带兵入蜀才得以平息。
分镇之后,固然是大为减轻了朝廷的负担,但也留下一个严重的后遗症,军政合并之后的割据资本。既有其土,又有其财,更兼其兵,自足自用,又何须看你朝廷的脸色,受制与人下。
最初是财政枯竭,无力支持军队远征的中央政府,为了讨伐叛乱的藩镇,而就近设立新的藩镇,以便就地筹措军用,结果是旧的藩镇刚讨平,新的藩镇也羽翼丰满,又开始和朝廷讨价还价要好处了,然后再讨伐再设藩,最终陷入藩镇越设越多,朝廷能控制的土地财赋人口,越来越少恶性循环的怪圈,其中若是有某位皇帝,能暂时遏止住藩镇的扩张,让内战中的百姓稍稍喘口气,就算是难得的中兴之世了。
在我看来,
这些人折腾的欢,估计是看到李光弼已经乖乖的回来了,那位郭子仪也表示出人老了身体不行要退休的意图,觉得一片革命形势大为乐观,忍不住跳出来要抢这个鼎易革新的不世功劳和名声了。
一群傻比,我下了个简单的结论。
大明宫含元殿,穿着紫夹貔貅朝服,难得非值勤的正式列席参加一次扩大朝议的我,不着痕迹的靠着柱子,深深打了个哈欠,在袖子的掩护下,往柱子上又倚了几分重量。
我的哈欠,似乎也感染了周围队列里的一片人,纷纷拿起袖子掩着脸,长声短叹的呵呵起来,一些穿短衣束甲的武官,就没有这个便利,只好欲张不张的,僵着脸,在维持秩序的御使眼神瞄过来之前,手疾的捏了捏脸郏,还有年纪大身体弱的,在那里眯着眼睛摇摇晃晃的,不知道还以为是磕了摇头丸呢。
朝廷上进行的唇枪舌剑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时辰,真佩服这些大人们,从日头初升到日上三杆,口抹飞溅,滔滔不绝的引章据典,攻吁反唇说上这么久,居然还是劲头十足,口水不干,将各种私心和欲念,明枪暗箭的包裹在或华丽公章,或冠冕堂皇的辞藻和大义中,充分发挥语言的艺术与精辟的逻辑推理,拼命往对方象城墙一样坚实的面坯皮上,泼洒销镪一样恶毒蚀骨,滋滋做响的脏水。
说实话他们正在争论也不是什么鸡毛蒜皮,乃是眼下相当迫切的一件国家大事,成功削藩后的国家军事体制,大规模的屯田和府兵重建,都已经走上正规,但是留下的边防空白,将如何处理,特别是大量边军屡屡抽调内戍,众多军户中已经出现青黄不接,许多边防已经薄弱到危险的程度。
而在这些朝臣的最重要分歧,就是分镇和并镇之争。
所谓分镇,就是保持多设节度使现状,并将其中最大的节镇,拆分成了若干个小规模的节度使,以便于控制和分化,当然在朝会上的说法是为国分忧,具体问题具体解决,缩水版的节度使个体上,不容易再有尾大不掉的机会纭纭,既然是分家,成本也不高,不用多费朝廷的库胬,只要注意地域的划分,就可以了;
并镇,就是恢复战乱前天下十节镇的旧貌,该守哪里的还就守哪里,只需要做代价较小的局部调整,理由也很充分,这是一种成熟的制度,所谓以边军防敌,以节帅于要冲应备,凡国家有事,节度的行营兵就是地方预备队,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御态势,可以就近轻易进行战略部署,在他们看来只要适当的削弱其职权,另选忠良之将,保持轮换和晋升制度,就可以避免多数武人专大之患。
这两种态度背后,也隐隐包含了两种阵营的较量。
自从南北两班臣子合朝,大矛盾还没爆发出来,但是各种小冲突和争议,却是屡见不鲜,通常情况下,南边过来的臣子品级都要比北边的低一等,规模也要小一些,经过双方的妥协和争夺,所以现在变成包括政事堂八九个宰相在内,十几个加同中书门下平章衔的重臣议事的格局。
其中除三省首长外,还有加平章为使相的藩镇、加平章为辅相的省下官、寺内官。将来还有搭建完成的枢密院官长,也要加入其中。因此,所谓有大唐特色民主集中制的常委班子已经大为扩编,当然人多了心思和想法也多了。
合镇可以说是代表了老皇帝时期政策的延续,传统的天下十大节度使,正是由开元天宝年间达到顶峰的;分镇则是代表肃宗主政以来的成果和产物,基本那些新藩镇,都是在他手上设立的。此外,就还有西北路背景下的朝廷直属中军团体,与河北河东背景下的各大藩镇外军团体,通过政治代言势力之间的无形角力和竞争。
前者说后者是因循守旧,逆流而行,后者说前者是破坏体制,后患无穷,当然都巧妙避过了直接涉及到两代皇帝执政得失的部分,以免背上挑拨天家父子的罪名。
虽然我看他们都理由很充分,也说的都象那么回事,但我起码知道一个事实,历史上后来作乱不止的那些藩镇,就是这么被前者给分出来。
所谓理想是好的,现实是残酷的,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分川之乱,历史上剑南道被分为东川西川之后,西川一路要以独抗南沼和吐蕃的侵扰压力,以成都一府要供应十数州的边防所需,长期下来民不堪其负而逃亡为乱愈演愈烈,直到高适带兵入蜀才得以平息。
分镇之后,固然是大为减轻了朝廷的负担,但也留下一个严重的后遗症,军政合并之后的割据资本。既有其土,又有其财,更兼其兵,自足自用,又何须看你朝廷的脸色,受制与人下。
最初是财政枯竭,无力支持军队远征的中央政府,为了讨伐叛乱的藩镇,而就近设立新的藩镇,以便就地筹措军用,结果是旧的藩镇刚讨平,新的藩镇也羽翼丰满,又开始和朝廷讨价还价要好处了,然后再讨伐再设藩,最终陷入藩镇越设越多,朝廷能控制的土地财赋人口,越来越少恶性循环的怪圈,其中若是有某位皇帝,能暂时遏止住藩镇的扩张,让内战中的百姓稍稍喘口气,就算是难得的中兴之世了。
在我看来,
这些人折腾的欢,估计是看到李光弼已经乖乖的回来了,那位郭子仪也表示出人老了身体不行要退休的意图,觉得一片革命形势大为乐观,忍不住跳出来要抢这个鼎易革新的不世功劳和名声了。
一群傻比,我下了个简单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