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九章刍狗
三国继承大唐衣钵,自然都要对曾经万邦来朝的强大帝国灭亡的原因,作一番探究,以得前车之鉴,作为后世之师。
在三国草创阶段,这样的探究,显然会对三国的政治体系的建立,造成巨大的影响、甚至会是决定性的。所以天下的聪明才智之士
纷纷出来辩论宣讲,希望能压倒别家,把自己的观点变成各国的立政咨文。
一时间,神州学术气氛大开,有认为唐亡于藩镇割据,要求各大门阀将军权交给皇帝的;有认为是宦官专权导致唐朝灭亡的,要求废除宦官制度,内官全由女子充任的;还有认为是士族贵族和庶族进士的朋党之争,虚耗了国力,才导致大唐最终亡国的。
当时的情况是,每个国家都是由掌握兵权的豪族妥协联合建立。皇帝虽然是其中实力最强一方,但也没有可能胜过其他豪族的联合,所以军权收归皇帝,也只能说说罢了。
相比第一条,宦官问题在立国初期是微不足道的,各国都对宦官严加限制——一不得干政、二不得掌军、三不得结交外官。至少这二百年下来三国还没出现过一个称得上权宦奸宦的。
第三条却引起了各国的高度重视,三国掌权的大阀们,对这一条的解决之道,想到一起去。既然士族和庶族对立,好吧,从制度上不让庶族起来不就得了?
这法子看上去简单有效,一劳永逸,而且深受士族上下拥护。齐国是执行这法子最彻底的,东齐奉行孔孟之道,士族皆是礼乐传家、诗书门第,热衷于入世治国,从来不缺做得锦绣文章的儒生和整日夸夸其谈的文官,所以干脆废除了科举制,采取征辟举荐相结合的法子,从士族内部选拔人才治理国家。
而西秦士族崇尚武力,换言之就是没什么文化,经历过前期的武夫当国、鸡毛鸭血之后,这才知道天下马上得,却要马下坐,所以恢复了科举。实行科举与荫补、举荐并行的制度。
至于南楚士族倒是读书多,但大都喜好华章美服,在政治上也信奉黄老之道、喜好务虚,对繁杂的具体事务深恶痛绝,所以也施行征辟举荐荫补科举四规并行制度,选拔些有才干的庶族负责具体事务。
虽然秦楚还有科举,但毕竟不是主流。更多更有前途的位子,是留给各大门阀中的优秀子弟的。像胥耽诚二十为县令、乔远山三十知府州之类的事情,在庶族身上是永远不会出现的。
这就产生一个问题,即使是士族上层的游戏,也要找些优秀的来玩。但既不考试又不实习,如何能分辩他们的优劣呢?只能比较他们的品德。所以在当时任何一个国家,不论是秦、齐还是楚,都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则——做官的要道德高尚、人品毫无瑕疵。
这条规则起初只是作为进入官场的门槛,但后来却成为了官吏考核中的第一条,远比学识与政绩更重要。因而不论这个人才干如何,若是犯过一些关乎道德人品的错误,那他就终生不能再踏足官场了。即使只是些莫须有的事情,也足以毁了一个人的仕途。
话说回到车胤国身上,只要这件事情声张出去,即使没有真凭实据,他也戴定了涉嫌沟通敌国这顶压死人的大帽子。除非找出确凿证据,证明他是被冤枉的,否则仅凭着官方认定无罪的文书,是不会让天下士族心服的。若是继续一条道走到黑,他最终的归宿九成九便是罢官回家,永不叙用,提前进入养花遛鸟的夕阳红。
他才三十七岁啊,离七十致仕,还有一半光阴呢。
所以车胤国降了秦雷,放在襄阳湖水寨攻防战以前,这是决计不可能的。但四十天的炼狱人生,让他整个人脱胎换骨,他已经有了自己的骄傲——一个忠诚大秦军人、优秀镇南将军的荣誉。
秦雷很清楚,车胤国是不可能容忍刚刚建立起的荣誉,被人践踏污蔑的,因为战火早已把他锻造成一个傲骨铮铮的军人了。所以秦雷才会以荣誉激之,果然正中要害。
对于车胤国问计于他,秦雷心里是很高兴,刚想说几句为他宽宽心,却见车胤国一阵抽搐,然后便瘫倒在地上。秦雷这才想起,这老小子是嗑过药的。秦雷赶紧让石敢把车胤国也送进里屋,并顺便给乔云裳带句话,就说对不起,给您添麻烦了。
等石敢进去,秦雷这才想起伯赏赛阳那家伙,叫侍卫一打听,原来这小子中了毒箭,至今昏迷未醒。此时外面天色已经大黑,秦雷便吩咐侍卫头前带路,到了伯赏赛阳卧床的房间。
三国继承大唐衣钵,自然都要对曾经万邦来朝的强大帝国灭亡的原因,作一番探究,以得前车之鉴,作为后世之师。
在三国草创阶段,这样的探究,显然会对三国的政治体系的建立,造成巨大的影响、甚至会是决定性的。所以天下的聪明才智之士
纷纷出来辩论宣讲,希望能压倒别家,把自己的观点变成各国的立政咨文。
一时间,神州学术气氛大开,有认为唐亡于藩镇割据,要求各大门阀将军权交给皇帝的;有认为是宦官专权导致唐朝灭亡的,要求废除宦官制度,内官全由女子充任的;还有认为是士族贵族和庶族进士的朋党之争,虚耗了国力,才导致大唐最终亡国的。
当时的情况是,每个国家都是由掌握兵权的豪族妥协联合建立。皇帝虽然是其中实力最强一方,但也没有可能胜过其他豪族的联合,所以军权收归皇帝,也只能说说罢了。
相比第一条,宦官问题在立国初期是微不足道的,各国都对宦官严加限制——一不得干政、二不得掌军、三不得结交外官。至少这二百年下来三国还没出现过一个称得上权宦奸宦的。
第三条却引起了各国的高度重视,三国掌权的大阀们,对这一条的解决之道,想到一起去。既然士族和庶族对立,好吧,从制度上不让庶族起来不就得了?
这法子看上去简单有效,一劳永逸,而且深受士族上下拥护。齐国是执行这法子最彻底的,东齐奉行孔孟之道,士族皆是礼乐传家、诗书门第,热衷于入世治国,从来不缺做得锦绣文章的儒生和整日夸夸其谈的文官,所以干脆废除了科举制,采取征辟举荐相结合的法子,从士族内部选拔人才治理国家。
而西秦士族崇尚武力,换言之就是没什么文化,经历过前期的武夫当国、鸡毛鸭血之后,这才知道天下马上得,却要马下坐,所以恢复了科举。实行科举与荫补、举荐并行的制度。
至于南楚士族倒是读书多,但大都喜好华章美服,在政治上也信奉黄老之道、喜好务虚,对繁杂的具体事务深恶痛绝,所以也施行征辟举荐荫补科举四规并行制度,选拔些有才干的庶族负责具体事务。
虽然秦楚还有科举,但毕竟不是主流。更多更有前途的位子,是留给各大门阀中的优秀子弟的。像胥耽诚二十为县令、乔远山三十知府州之类的事情,在庶族身上是永远不会出现的。
这就产生一个问题,即使是士族上层的游戏,也要找些优秀的来玩。但既不考试又不实习,如何能分辩他们的优劣呢?只能比较他们的品德。所以在当时任何一个国家,不论是秦、齐还是楚,都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则——做官的要道德高尚、人品毫无瑕疵。
这条规则起初只是作为进入官场的门槛,但后来却成为了官吏考核中的第一条,远比学识与政绩更重要。因而不论这个人才干如何,若是犯过一些关乎道德人品的错误,那他就终生不能再踏足官场了。即使只是些莫须有的事情,也足以毁了一个人的仕途。
话说回到车胤国身上,只要这件事情声张出去,即使没有真凭实据,他也戴定了涉嫌沟通敌国这顶压死人的大帽子。除非找出确凿证据,证明他是被冤枉的,否则仅凭着官方认定无罪的文书,是不会让天下士族心服的。若是继续一条道走到黑,他最终的归宿九成九便是罢官回家,永不叙用,提前进入养花遛鸟的夕阳红。
他才三十七岁啊,离七十致仕,还有一半光阴呢。
所以车胤国降了秦雷,放在襄阳湖水寨攻防战以前,这是决计不可能的。但四十天的炼狱人生,让他整个人脱胎换骨,他已经有了自己的骄傲——一个忠诚大秦军人、优秀镇南将军的荣誉。
秦雷很清楚,车胤国是不可能容忍刚刚建立起的荣誉,被人践踏污蔑的,因为战火早已把他锻造成一个傲骨铮铮的军人了。所以秦雷才会以荣誉激之,果然正中要害。
对于车胤国问计于他,秦雷心里是很高兴,刚想说几句为他宽宽心,却见车胤国一阵抽搐,然后便瘫倒在地上。秦雷这才想起,这老小子是嗑过药的。秦雷赶紧让石敢把车胤国也送进里屋,并顺便给乔云裳带句话,就说对不起,给您添麻烦了。
等石敢进去,秦雷这才想起伯赏赛阳那家伙,叫侍卫一打听,原来这小子中了毒箭,至今昏迷未醒。此时外面天色已经大黑,秦雷便吩咐侍卫头前带路,到了伯赏赛阳卧床的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