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江城疫情频发,意味着,上江城投资环境不佳,更意味着,上江城主要领导工作的工作不到位。不仅不到位,与其他城市相比,更是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其实,所有的城市都是疫情频发,上江城的经济建设与其他城市相比,或许有差距,但传染病流行状况,与其他城市并无明显差异。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基础卫生设施薄弱,尤其是在城乡结合部,环境问题十分突出,环境问题不解决,传染病就不可能消除。只是,在其他城市,疫情报告纪律得到了严格执行,记者们削尖脑袋也摸不着丝毫线索。[]
而在上江城,纤纤消杀公司里有包大成这样一位兢兢业业的卧底!
这是上江城“疫情频发”的真正原因。
在两个文明齐抓并进的新时代,在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今天,上江城频发的疫情,无疑是与主弦律不和谐的。
到这个时候,就是傻瓜也知道,上江城绝对出了内鬼。
这个内鬼应该出在与疫情处理有关的三个单位:疾控中心、卫生局、纤纤消杀公司。
以孔局长为代表的有关领导经过严密分析,首先否定了纤纤消杀公司。
前文已经说过了,纤纤消杀公司负责消杀药械的供应,按常理,它只能接触到传染病疫情,只有传染病疫情才需要消杀药械。而《上江晚报》报道的十二起疫情中,有四起是化学中毒,一起是疫苗异常反应,与消杀药械毫无关系,与纤纤消杀毫无瓜葛。所以,这些报道的来源不可能是纤纤消杀公司。
接着,孔局长排除了卫生局。无论方主任如何试图把怀疑的矛头引向卫生局,也无法否认这样一个事实:媒体报道的十二起事件,全是疾控中心的本职工作,而不是卫生局的本职工作。
这十二起事件,分别涉及传染病、职业中毒、地方病、艾滋病等四个领域,这四个领域,是由卫生局四个处室分别负责的。
如果这个内鬼在卫生局,他不可能对四个处室的工作都如此了解。要知道,按照组织原则,四个处的工作条块清楚,人人自扫门前雪,互不往来。
如果那些报道中出现了专业技术上的错误,或者是专业术语的使用不当,倒还能够理解,任何一个内鬼都只能精通自己熟悉的领域。
最后,排除了纤纤消杀和卫生局,孔局长把嫌疑人定在了疾控中心。
孔局长发现,所有的报道,术语科学规范,描述精确到位,语言极为专业,看得出来,这位敬业的内鬼,乃是出自一位对疾控事业异常精通的集大成者,应该说,是一位富有深厚经验和技术成就的顶级专家人物。否则,他不可能把四个领域的工作全部描述得如此精准。打个比方说,他应该是传说中的“中神通”,集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为一身的绝世高手,他是疾控事业的东方不败。
按照这个逻辑,以孔局长为首的广大干部群众的目光聚焦在了一个人身上,不是别人,正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方主任!
得出这样的结论,是有其科学依据的。
首先,在上江城疾控领域中,方主任绝对是一位“中神通”式的人物。此君毕业于著名医科大学,和包大成同志毕业时的狼狈不堪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作为文.革后首批大学生,方主任是以优异成绩光芒四射地新鲜出炉,是个地地道道学有所成报效故乡的天之骄子。方主任在疾控系统摸爬滚打了三十年,疾控中心各个工作领域,均有其战斗的足迹,对于传染病、地方病、慢性病、性病艾滋病、劳动卫生、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全部了如指掌,门生故吏满天下。就算方主任年老体衰,对于各领域的熟悉程度有所下降,可他是疾控中心的主任,所有那十二起事件的报告,也要先经过他的手,才能向卫生局报告。也就是说,能够同时掌握所有那十二起事件核心机密的人,只能是方主任一人。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领导的眼睛也不是用来吃干饭了。对于方主任的怀疑,上至卫生局下至疾控中心普通一员,都是板上钉钉言之凿凿。所差的,只是方主任本人低头认罪。
为此,市卫生局孔局长、柯书记多次找方主任谈话,从党的政策纪律到人生观、世界观,从历史唯物主义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实事求是到诚信做人,从满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到新中国建立的伟大成就,从闭关锁国到改革开放,从社会主义建设的日新月异到国际形式的风云突变,从海湾战争到阿富汗,从谆谆教导到威逼利诱,谈话甚至超出了和谐社会之基本框架,发展到了带有虐俘色彩之关卡那摩特色。
其实,所有的城市都是疫情频发,上江城的经济建设与其他城市相比,或许有差距,但传染病流行状况,与其他城市并无明显差异。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基础卫生设施薄弱,尤其是在城乡结合部,环境问题十分突出,环境问题不解决,传染病就不可能消除。只是,在其他城市,疫情报告纪律得到了严格执行,记者们削尖脑袋也摸不着丝毫线索。[]
而在上江城,纤纤消杀公司里有包大成这样一位兢兢业业的卧底!
这是上江城“疫情频发”的真正原因。
在两个文明齐抓并进的新时代,在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今天,上江城频发的疫情,无疑是与主弦律不和谐的。
到这个时候,就是傻瓜也知道,上江城绝对出了内鬼。
这个内鬼应该出在与疫情处理有关的三个单位:疾控中心、卫生局、纤纤消杀公司。
以孔局长为代表的有关领导经过严密分析,首先否定了纤纤消杀公司。
前文已经说过了,纤纤消杀公司负责消杀药械的供应,按常理,它只能接触到传染病疫情,只有传染病疫情才需要消杀药械。而《上江晚报》报道的十二起疫情中,有四起是化学中毒,一起是疫苗异常反应,与消杀药械毫无关系,与纤纤消杀毫无瓜葛。所以,这些报道的来源不可能是纤纤消杀公司。
接着,孔局长排除了卫生局。无论方主任如何试图把怀疑的矛头引向卫生局,也无法否认这样一个事实:媒体报道的十二起事件,全是疾控中心的本职工作,而不是卫生局的本职工作。
这十二起事件,分别涉及传染病、职业中毒、地方病、艾滋病等四个领域,这四个领域,是由卫生局四个处室分别负责的。
如果这个内鬼在卫生局,他不可能对四个处室的工作都如此了解。要知道,按照组织原则,四个处的工作条块清楚,人人自扫门前雪,互不往来。
如果那些报道中出现了专业技术上的错误,或者是专业术语的使用不当,倒还能够理解,任何一个内鬼都只能精通自己熟悉的领域。
最后,排除了纤纤消杀和卫生局,孔局长把嫌疑人定在了疾控中心。
孔局长发现,所有的报道,术语科学规范,描述精确到位,语言极为专业,看得出来,这位敬业的内鬼,乃是出自一位对疾控事业异常精通的集大成者,应该说,是一位富有深厚经验和技术成就的顶级专家人物。否则,他不可能把四个领域的工作全部描述得如此精准。打个比方说,他应该是传说中的“中神通”,集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为一身的绝世高手,他是疾控事业的东方不败。
按照这个逻辑,以孔局长为首的广大干部群众的目光聚焦在了一个人身上,不是别人,正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方主任!
得出这样的结论,是有其科学依据的。
首先,在上江城疾控领域中,方主任绝对是一位“中神通”式的人物。此君毕业于著名医科大学,和包大成同志毕业时的狼狈不堪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作为文.革后首批大学生,方主任是以优异成绩光芒四射地新鲜出炉,是个地地道道学有所成报效故乡的天之骄子。方主任在疾控系统摸爬滚打了三十年,疾控中心各个工作领域,均有其战斗的足迹,对于传染病、地方病、慢性病、性病艾滋病、劳动卫生、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全部了如指掌,门生故吏满天下。就算方主任年老体衰,对于各领域的熟悉程度有所下降,可他是疾控中心的主任,所有那十二起事件的报告,也要先经过他的手,才能向卫生局报告。也就是说,能够同时掌握所有那十二起事件核心机密的人,只能是方主任一人。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领导的眼睛也不是用来吃干饭了。对于方主任的怀疑,上至卫生局下至疾控中心普通一员,都是板上钉钉言之凿凿。所差的,只是方主任本人低头认罪。
为此,市卫生局孔局长、柯书记多次找方主任谈话,从党的政策纪律到人生观、世界观,从历史唯物主义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实事求是到诚信做人,从满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到新中国建立的伟大成就,从闭关锁国到改革开放,从社会主义建设的日新月异到国际形式的风云突变,从海湾战争到阿富汗,从谆谆教导到威逼利诱,谈话甚至超出了和谐社会之基本框架,发展到了带有虐俘色彩之关卡那摩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