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平江想了想道:“我知道,以理服之即可。”

    吴夏点点头,闵平江就出去了。

    吴夏道:“新军现在风气已成,所有人都知道要北上抗辽。近来收入军中的,很多都是慷慨侠义之士。这些人把以前比较老实的士兵也带得舍生忘死,即便是训练中也是如此。所以闵江军这个兵不好带了。”

    “那些匠作们是怎么回事?”李载仁还是不高兴,因为这太显眼了。又不是马上要出发,还是大半年时间,所谓夜长梦多,不低调,就会出事。

    “这件事说来话长,匠作盛于墨家,墨家认为儒家背周道而用夏政,所以自立学说。其后儒墨分庭抗礼。战国后期墨学盛极一时。战国之后,因墨家干政,门下自行其法,国不能禁。诸国禁之。而秦国先用墨家,后用法家,汉时儒家兴起。墨家也就绝了。墨子有隐世传人,但是有两部人遗留了下来,一个就是匠器,一部分就是游侠。而工匠一直被视为贱籍。游侠以武犯禁多次没朝廷查禁。墨家分支很多,而且互不相属,同时极为隐秘。只是小公子以匠作为立身之本,一些自称有墨家传承的人才透露出一点消息,匠作坊的匠人竟然分属十多个流派,不同的分支。而且这些年墨家和道家已经混在了一起,难以分开了。”

    吴夏笑着说:“墨者,一旦要做什么事情,就会赴火蹈刃,死不旋踵。这是墨子传下来的。先前荆南工匠只有不足千人,现在有五千人之多。其中墨者过半。而被挑中准备北上的人大部分都是他们。再就是,新收进来的新军也有很多是游侠儿,也以墨者自居。据说墨家的巨子也在赶过来,只是好像不止一个巨子,到时候免不了纷争。但是总而言之,工匠们认为有了出头之日,所以才有今日之事。这对于小公子来说是好事。”

    “匠作坊的技术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达到小公子的要求,就是因为不断有墨者加入,他们擅长机关术,带来了很多奇思妙想。荆南匠作坊已经比南唐和北汉的匠作坊要大,要好。可能比他们加起来还要好。”

    高继冲叹了口气:“们只是说,不让我去见他们,要关我到什么时候?”

    “等北边的消息。”吴夏道。“为了以防万一,蜀国的使者还没走,拓跋先生和楚国保持联系,龙兴寺我们还留着。万一襄州动手,可以联三国而抗北汉。不过这种可能性极小。高侍郎已经派人传来消息,刘承祐亲自下旨,小公子袭渤海王,王姑娘为蓬莱县君。赐金印、玉剑、玉佩。但是荆南如何安排尚没有消息。大体上,荆南与襄州合并,设荆襄节度使。两军也将合并。”

    一直看书的王婉容笑了:“所以他们在襄州放了十五万大军,我军连水军也不过两万。”

    吴夏笑道:“要是我军占多数,那荆襄合并对于北汉无益。”

    外面,歌声从西往东,次第消失。

    只是这东城上空还余音渺渺。但是江陵东城到底藏了多少军队,成为了人们闲聊的话题。

    在王府召集高保勖、孙光宪、徐琳等人议事的高保融听到歌声也吃了一惊。新军不过千人,这是他知道的,何来如此声势?

    高保勖也很好奇,这个小侄子几个月不到,就发展成了这样,就算是高保融权利扶持,这也是很惊人的速度。

    徐琳,秘密回了一趟洛阳与开封。见过了家人,通过家族的关系见到了老丞相冯道。徐琳的官职现在还在太府市,他在荆南完是凭着高保融的感情。不过他在北汉是个编外人员。这次有可能在荆襄节度政务院或者军队里面任实职。

    “冯相认为联各国灭辽的可能性几乎没有。河中府虽然打胜了,但是原河中府也毁了,损失的人口不下四五十万。即便是各州府修养的两年也抵不上这个损失。北地凋敝不堪,不宜大动干戈。荆襄之事,最好能够平和过度,中国之地再也经不起折腾了。郭公之所以敢围困河中府经年,是因为秦王符彦卿镇守青州。耶律德光亡,辽人推耶律阮为君,耶律阮为耶律陪之子,非德光之子。辽太后述律平大怒,遣李胡伐耶律阮,辽陷入内乱。加上辽人甚畏秦王。不敢犯边,才有河中之战。”

    徐琳正襟危坐,没有了平时的嬉笑无忌。

    “冯相虽然对小公子欲北上击辽分外嘉赏,但是认为此时北上,福祸难料。夺取一州不难,辽国反应分为两端,一端是相互责怪,攻击更加急迫。一端为放弃政见不合,驱逐外敌。第一当然是天下之幸,如果是第二,不仅危及小公子,还会危及中原。”

    “冯相认为,荆南行王莽之法可,甚至可以推行河中与襄州,然其它地方不宜推行。盖因涉及颇广,王莽在盛世推行尚未成功。如今乱世,国家倚重世家颇多,一旦推行此法,大祸将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