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耶律阮,凭借的是父亲耶律陪和他本人在汉民中良好的声望才勉强稳定了局面。可是想要汉人卖死力打仗。那是不可能的。他甚至不敢让南面宫帐军道前线去。害怕他们一旦反叛,那么辽军就会一溃千里。
所以耶律阮需要努力协调汉民和各部族之间管理。许以利益,才能重新形成攻势。
随着卫建的到访以及吴夏派奚常出使开封。高继冲的情况传播开来。人们才恍然大悟。高继冲再天才,他也是一个孩子,他需要时间来成长,需要人教导和辅佐。这样,一场战争,就“吓”住了。
高保融也非常担心,和郭荣一起晋见郭威,说要想高继冲在辽东稳定局面,还需要时间,这孩子年纪这么小,做到现在这个地步,已经是极致。张昭和吴夏等人要缓一下是对的,总不能培养出一个嗜杀的渤海王吧?
郭威也是一惊,石重贵上表,那就是表示可能已经支持不住了,如果这个时候把高继冲推到前台,要么就是辽东直接崩溃,要么就是像高保融说得,把高继冲培养成一个从小嗜杀的王。那对任何人都不是一件好事。
辽东一定,辽国的主要兵力必然南下报复,那个时候,好不容易得来的修生养息的机会就没有了,也必然会影响南方的战事。
他连夜赶回了开封,杨邠、史弘肇和苏逢吉也为辽东战事着急,好在奚常送过来的石重贵的表章似乎对刘承祐起到了作用。最后同意了派人到辽阳,只是人选有些争议。不过随着郭威造访冯太师府之后,基本定了下来。
不过郭威决定亲自到辽东一趟,高继冲对于辽东战事的影响表面上似乎不大,但是他对于读书人,特别是儒家的冲击很大。渤海王因为年纪太小,被妖人蛊惑,抛弃了圣王之道,沉浸于旁门左道,爱好奇巧淫技。无视尊卑,中道墨、重商、重工、重农,轻视读书人的议论声几乎与渤海王的传说同时流传开来。有人推崇就有人诽谤。不同的是,反对渤海王的几乎是整个士族阶层,代表着统治阶层。冯道之所以答应去辽东,其实就因为郭威说现在的渤海王太小,被人带到了歧途,需要一个有威望,有才能的人去纠正过来。
冯道是答应了,郭威还不放心,决定在冯道去之前,首先到辽东看看,如果渤海王的手下人实在不像话,那么郭威作为一国之宰,完可以用高保融等高氏族人挟持高继冲让步。(未完待续)
所以耶律阮需要努力协调汉民和各部族之间管理。许以利益,才能重新形成攻势。
随着卫建的到访以及吴夏派奚常出使开封。高继冲的情况传播开来。人们才恍然大悟。高继冲再天才,他也是一个孩子,他需要时间来成长,需要人教导和辅佐。这样,一场战争,就“吓”住了。
高保融也非常担心,和郭荣一起晋见郭威,说要想高继冲在辽东稳定局面,还需要时间,这孩子年纪这么小,做到现在这个地步,已经是极致。张昭和吴夏等人要缓一下是对的,总不能培养出一个嗜杀的渤海王吧?
郭威也是一惊,石重贵上表,那就是表示可能已经支持不住了,如果这个时候把高继冲推到前台,要么就是辽东直接崩溃,要么就是像高保融说得,把高继冲培养成一个从小嗜杀的王。那对任何人都不是一件好事。
辽东一定,辽国的主要兵力必然南下报复,那个时候,好不容易得来的修生养息的机会就没有了,也必然会影响南方的战事。
他连夜赶回了开封,杨邠、史弘肇和苏逢吉也为辽东战事着急,好在奚常送过来的石重贵的表章似乎对刘承祐起到了作用。最后同意了派人到辽阳,只是人选有些争议。不过随着郭威造访冯太师府之后,基本定了下来。
不过郭威决定亲自到辽东一趟,高继冲对于辽东战事的影响表面上似乎不大,但是他对于读书人,特别是儒家的冲击很大。渤海王因为年纪太小,被妖人蛊惑,抛弃了圣王之道,沉浸于旁门左道,爱好奇巧淫技。无视尊卑,中道墨、重商、重工、重农,轻视读书人的议论声几乎与渤海王的传说同时流传开来。有人推崇就有人诽谤。不同的是,反对渤海王的几乎是整个士族阶层,代表着统治阶层。冯道之所以答应去辽东,其实就因为郭威说现在的渤海王太小,被人带到了歧途,需要一个有威望,有才能的人去纠正过来。
冯道是答应了,郭威还不放心,决定在冯道去之前,首先到辽东看看,如果渤海王的手下人实在不像话,那么郭威作为一国之宰,完可以用高保融等高氏族人挟持高继冲让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