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克宏送了一口气,笑道:“元光能够独自坚持这么多年,是一个稳健之将,我想应该没问题。”

    柴克宏毕竟是军事院的老院长,他都做出了姿态,高继冲也要减少身边的参谋数量,郑明思就是想争,也争不了什么。

    剩下的事情,就是军事院内部的协调问题了。这一次北方几乎是军都有调动任务。这还不包括海军和陆战师在徐州和海州方向的作战任务。

    会议转到了军事院,柴克宏没有离开,他坚持把手中最后的工作做完。

    军事其实并不是解决这件事的根本。真正要解决的是调整产业的结构,把一些不再是军事的核心,即将被淘汰的工业放到农村去,充实农村人口的同时,把农林牧渔的工器具再提高一个层次。

    冷兵器局的锻打工艺其实已经不再是核心技术,真正有用的是合金与锻打结合。并不是所有的合金都能锻打,就算是能锻打,其性能也不见得就十分优越。而合金配比,是这些锻打工人并不了解的。

    除了锻打,真正军用的刀具,都是经过镀金工艺,在道路的外表镀上一层黑色合金膜,除了刀锋,不管是匕首,还是刺刀、飞刀都是如此,并且这层黑色合金膜还经过了磨砂工艺。它几乎不会反光,在黑暗中,能够真正做到杀人于无形。

    合金锻打也不是一般的锻打,而是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的热锻,有特殊的工具。

    反复锻打,添加一些特殊的冷却溶液,等到真正冷却后,达不到一定的条件,这种合金连磨都磨不动。它的刀锋和血槽是用更加坚硬的合金削出来的。

    当然不同的刀具,合金和使用合金的部位都是不同的。所以每一把刀具都不是一个师傅打造出来的,而是集合了整个工艺流程体系的集体智慧。

    这种刀具随着时间的延长,需要生产的数量其实并不多,而且每一个士兵的刀具,都需要根据这名士兵的身体特点经过一些调整。这样,冷兵器局真正生产军用刀具的,都是千里挑一的高级工匠。

    是不是低级工匠就不重要?当然不是,因为这些高级工匠也是从低级工匠一次次选***的。低级工匠打造的,是外贸的钢制兵器,一些被当做消耗品的工器具也是他们在生产。技艺的提高,是一级级,层层递进。

    高继冲想做的,就是把所有工匠中人数最多的部分,分到一个乡镇的机具厂里面,在改进农业机具的同时,还能保证能够获得技艺进步。

    也就是说,工匠以前只有学徒和匠师两种。高继冲想把匠师分为低中高三个等级。人数较少的,中级和高级匠师留在冷兵器局。

    做出调整的,不仅是冷兵器局,其它各局都要把低端产业分离出去。

    反过来,民用部分也不能只集中在服务建设和军工,而是要把精力放在服务老百姓所需要的工器具改进上。

    几百万的专职工匠,这确实太夸张了,除了建筑工人以外,高继冲觉得从事军工制造的工人,至少要减少三分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