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卓超道:相信以西方佛教比丘及罗汉之力,确实可以阻挡住魔王夜卿派往“幽暗地狱”的分兵。但是以现在的情况来看,那夜卿的主攻方向应该还是这“永夜冥界”!

    顿了一顿杨卓超又继续道: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些出家人也真不容易!修佛、修禅,度人、度己,没成正果之前需要极大的动心忍性,实在是难得!

    谢必安也感叹道:是啊,据我所知道的两位僧众,也是经过了无数的劫难方才立地成佛的!但其中两人最后的结局又不太一样

    杨卓超好奇的问道:无常大人说说看,是怎么一个结局不同?

    谢必安道:这其中的一个故事,发生在寰宇华夏的梁末时期。那时候天下大乱,狼烟四起,生灵涂炭,这一日,郊外古道上,有一老僧踽踽独行,他望着道路两旁的累累白骨,不禁长叹,哀苍生之多难。

    老僧名为无尘,自幼在雷严寺中修行,小时颇具慧根,深得寺中老禅师器重,收之为徒,授以佛谛。

    七岁那年,师傅问他,修佛必要修禅,禅有五种,分为外道禅、凡夫禅、小乘禅、大乘禅、最上乘禅,你欲修哪种?

    无尘一言却让老禅师怔住了,“我欲修闭口禅。”

    老禅师拂袖怒然道:“修佛之人最忌妄言,那闭口禅在五禅之外,最为难修,须得莫大的定力方能修成,岂是你一个黄口小儿所能修的。”

    “为师再问你一次,你欲修何禅?”“弟子欲修闭口禅。”“哦?为何?”老禅师望着无尘,问道。

    无尘道:“修佛之人,须得五蕴皆空,放下一切,方可成佛,若不言不语,不寻不问,心无他物,心中便不会有波澜,亦不会有七情六欲,五蕴六尘,一心修佛,便可成佛。”

    老禅师听罢,惊诧于此言竟自一黄口小儿嘴中说出,心道无尘果真是一有佛缘之人,不禁对他又多了几分喜爱,愠色散尽,转怒为喜,说道:“罢了,便依你。”

    无尘对老禅师双手合十,低头退出屋门,自此后再未发过一言,日日在房中与青灯古佛相伴,修习佛法,不问世事,兔走鹰飞,岁月如梭,一晃六十年已过,无尘也由一黄口小儿变为一暮年老僧!

    他佛法虽然精深,却始终不能得证佛果,领悟菩提真谛,苦恼不已。

    而老禅师已是一百三十余岁高龄,风烛残年,人之将死,他将无尘叫到身旁,说道:“你修闭口禅已有六十载,可有所收获?”

    无尘摇了摇头,面带愧色。

    “那不如去尘世中历练一番吧,或有所斩获。”老禅师又说道:“闭口禅极其难修,全在一个悟字,悟的破,便登极乐,悟不破,便身死化泥,你天资聪慧,颇具慧根,假以时日,必能成佛。”

    无尘点了点头,跪下朝着老禅师拜了三拜,以谢师恩,三日后,老禅师圆寂,无尘便下山云游,以望有所领悟。

    然下山三载,见识了人间疾苦,众生多难,也帮助了不少人,种下了颇多善果,却始终悟不透,不得佛法真谛,反倒心中渐起波澜,对苍生起怜悯之情,对天道不仁生嗔恨之意!

    如此下去,怕是不仅不会证得菩提,反倒会因心中嗔恨而堕入魔道,一生修行灰飞烟灭,自己当如何是好?无尘修行半世,一时竟迷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