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七日星期五?第三更奉上,今日更新共一万字左右,如无意外,以后每日至少两到三更,直至全书完本,谢谢支持。
***************************************
苏州城也是千古名城,自古就有“上有天吧,下有苏杭”的美誉,苏州的经济也是在江南地区首屈一指的,这里的乡绅土豪们,自然都是肥的流油。
经沐临风多番了解,这才了解到,苏州的富豪们,大多经营着丝绸生意,苏州也是轻工业城市之中的佼佼者,本来这里的丝绸都有朝廷督办的“织造处”来统一管理的,不过在朝廷管辖下的苏州,首先养肥了的就是各地的官员,与东厂的监军们,其次才是商贾,最苦的则就是织造厂的那些工人了。
苏州一城百姓有一百多万人,其中一大半的女性在从事织布事业,一大半的农民在种植桑树,剩下的才是地道的庄稼汉,这里生产的粮食,一年的产量都不及扬州、淮安等郡县一个季度的。
不过苏州的丝绸出产量却是全国第一的,每年要生产出数十万匹的丝绸,按照当时的市价,再全按照中等丝绸来计算,那么一年由丝绸带出的总经济竟然有上千万两之多,可谓惊人。
沐临风知道这是苏州的优势,若是强制取缔,让种植桑树的农民改种农作物,是绝对不可能的了,看来只有利用丝绸这一块,来再度提高百姓们的生活。
如果要提高百姓的生活,那么自然第一步,就是要让织女与桑树种植的农民们有稳定的经济来源,这样才会促使经济良性循环,百姓们赚的钱多了,就会更有劲头去种植桑树,养殖丝蚕,若是一味的只是让商贾们从中获利的话,这样的经济体系完全就不正常。
这一点可能近几十年内都不会出现什么大动乱,不过时间一长,百姓们觉得自己受到的剥削越多,那么首先出现的就会是停止种植桑树,然后是养蚕户开始转业,回归种植五谷,最后是蚕丝供不应求,通货膨胀,最后是织女集体罢工,最终连商贾们也是亏损倒闭,导致整个苏州经济瘫痪。
沐临风能看透这一点,并不是沐临风是什么经济学的高材生,而是沐临风知道历史上这些案例比比皆知,只要稍微懂得历史的人都能知道。
沐临风能看到这一点,但是唯利是图的商贾们是否能看到这一点呢?未知之数!
沐临风在了解了这一系列的苏州情况之后,立刻与杨耿开始商议,道:“看来要提高苏州百姓的生活水准,必须先统一蚕丝价格,然后是统一织女工资,可以适当采取多劳多得,最终就是商贾纳税的问题了!”
杨耿听沐临风如此一说,不禁惊讶地看着沐临风,沐临风见状奇道:“怎么?我说的不对?”
杨耿连连摇头,随即拍手笑道:“杨某今日才知道,临风你是个全才啊,不但懂军事、政治,还懂经济,实在是千古难得一出的旷世奇才啊!像临风你这一类人,无论放到那个朝代,都是宰辅之才啊……”
沐临风闻言微微一笑,随即心中一凛,杨耿没有说是治国之才,为泡之才,定然是还惦记着由郑成功继承皇位之事,他这时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自己的承诺。
沐临风心中不禁长叹一声,心道:“唉,这个时代的人,解释机关算尽,步步为营,全是为自己打算的人,根本没有什么真正的朋友,像杨耿这样的,今日还可以与我谈心论天下大事,一旦有一日,郑家若是因为某事与我断交,那么这杨耿定然也会立刻与我割袍断义,全心置我于死地方能罢休的……”
沐临风自从来这个时代之后,已经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点,不论是这个时代,还是未来的二十一世纪,人唯利是图的本性一直没有变,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这句话,无论何时何地都是至理良言。
每每想到这些,沐临风总觉得不寒而栗。
杨耿见沐临风听完自己之言之后一直没有说话,神情也有点不对,这才道:“临风,你怎么了?杨某有什么说错了么?”
******打击盗版***本书首发17k站***请登录******
***************************************
苏州城也是千古名城,自古就有“上有天吧,下有苏杭”的美誉,苏州的经济也是在江南地区首屈一指的,这里的乡绅土豪们,自然都是肥的流油。
经沐临风多番了解,这才了解到,苏州的富豪们,大多经营着丝绸生意,苏州也是轻工业城市之中的佼佼者,本来这里的丝绸都有朝廷督办的“织造处”来统一管理的,不过在朝廷管辖下的苏州,首先养肥了的就是各地的官员,与东厂的监军们,其次才是商贾,最苦的则就是织造厂的那些工人了。
苏州一城百姓有一百多万人,其中一大半的女性在从事织布事业,一大半的农民在种植桑树,剩下的才是地道的庄稼汉,这里生产的粮食,一年的产量都不及扬州、淮安等郡县一个季度的。
不过苏州的丝绸出产量却是全国第一的,每年要生产出数十万匹的丝绸,按照当时的市价,再全按照中等丝绸来计算,那么一年由丝绸带出的总经济竟然有上千万两之多,可谓惊人。
沐临风知道这是苏州的优势,若是强制取缔,让种植桑树的农民改种农作物,是绝对不可能的了,看来只有利用丝绸这一块,来再度提高百姓们的生活。
如果要提高百姓的生活,那么自然第一步,就是要让织女与桑树种植的农民们有稳定的经济来源,这样才会促使经济良性循环,百姓们赚的钱多了,就会更有劲头去种植桑树,养殖丝蚕,若是一味的只是让商贾们从中获利的话,这样的经济体系完全就不正常。
这一点可能近几十年内都不会出现什么大动乱,不过时间一长,百姓们觉得自己受到的剥削越多,那么首先出现的就会是停止种植桑树,然后是养蚕户开始转业,回归种植五谷,最后是蚕丝供不应求,通货膨胀,最后是织女集体罢工,最终连商贾们也是亏损倒闭,导致整个苏州经济瘫痪。
沐临风能看透这一点,并不是沐临风是什么经济学的高材生,而是沐临风知道历史上这些案例比比皆知,只要稍微懂得历史的人都能知道。
沐临风能看到这一点,但是唯利是图的商贾们是否能看到这一点呢?未知之数!
沐临风在了解了这一系列的苏州情况之后,立刻与杨耿开始商议,道:“看来要提高苏州百姓的生活水准,必须先统一蚕丝价格,然后是统一织女工资,可以适当采取多劳多得,最终就是商贾纳税的问题了!”
杨耿听沐临风如此一说,不禁惊讶地看着沐临风,沐临风见状奇道:“怎么?我说的不对?”
杨耿连连摇头,随即拍手笑道:“杨某今日才知道,临风你是个全才啊,不但懂军事、政治,还懂经济,实在是千古难得一出的旷世奇才啊!像临风你这一类人,无论放到那个朝代,都是宰辅之才啊……”
沐临风闻言微微一笑,随即心中一凛,杨耿没有说是治国之才,为泡之才,定然是还惦记着由郑成功继承皇位之事,他这时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自己的承诺。
沐临风心中不禁长叹一声,心道:“唉,这个时代的人,解释机关算尽,步步为营,全是为自己打算的人,根本没有什么真正的朋友,像杨耿这样的,今日还可以与我谈心论天下大事,一旦有一日,郑家若是因为某事与我断交,那么这杨耿定然也会立刻与我割袍断义,全心置我于死地方能罢休的……”
沐临风自从来这个时代之后,已经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点,不论是这个时代,还是未来的二十一世纪,人唯利是图的本性一直没有变,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这句话,无论何时何地都是至理良言。
每每想到这些,沐临风总觉得不寒而栗。
杨耿见沐临风听完自己之言之后一直没有说话,神情也有点不对,这才道:“临风,你怎么了?杨某有什么说错了么?”
******打击盗版***本书首发17k站***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