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家祖先原是北方窑系的工匠,清末迁至采蓝。乐陶祖父曾开过金缮店,后由于这门手艺在市场上逐渐失利而改做仿古。乐家人丁不兴,到这一代,整个家族只剩乐陶。好在前些年,仿古市场兴盛,生意倒是红火,加上他生性寡淡,不慕名利,赚了些钱便在乐家弄的尽头购置了一处古宅。不想搬过去第二年,妻子病故,只留下一子乐湛,时年才九岁,他倒也不续弦,一心抚养孩子。如今孩子近成年,工作室里也招募了些工人,生意稳定,他乐得清闲,便研究起了古代釉料。”叶目一边开车一边给他们介绍乐家的情况。
叶目大概三十五岁左右,身材不高但强壮,常年穿一身黑色的衣服,长着一对三角眼,眼神清冷犀利,肤色偏黑,脸上还有长青春痘留下来的小坑,像是花生的表皮。他将两鬓的头发剃光,中间留着一小撮长头发,用一个黑色的皮筋扎在后脑勺上。
叶目是何时成为李家一员的,李沉吟没什么印象,似乎自他懂事起,叶目就已经是父亲的助手。叶目除了跟李何枝汇报工作,其余时间两瓣薄唇紧抿,嘴角的弧度向下,使得他的面容看起来有些阴鸷。
“乐家弄原来是一座古遗址,如今也慢慢开发成了旅游景点。”叶目打了两圈方向盘继续说道。
“嗯!”李何枝沉闷地回了一声。沉吟坐在后座,无法看清他父亲的表情,但是听回话的语气,似乎有些疲倦。
乐家弄在市南郊区,车子穿过一条绿荫掩映的小路,便到了一条弄堂。弄堂较窄,只够一个工人担窑而过的距离,他们只得将车停到弄堂外,步行到弄堂的尽头。
乐陶家是独门独院,整座建筑为木质结构,呈圆形,中间围着半亩地,地上种满了桂树和蔬菜。草比菜长得肆意,几个陶塑小品扔在草丛中,有的直立如展品,有的倒着如遗弃。住房与坯房呈对角线,窑搭在坯房边上,窑边垒着一墙劈好的干柴。墙角下是残次的钵、碗、盆、罐,上面种了多肉、菖蒲、金银花、党参等,看似没有刻意栽培,却长得难收难管。
在院子前,他们见一位四十岁上下的中年男人,身穿灰色棉布长衫,正在桂树下的木桌台上摆弄茶具。
“乐师傅好呀!今天携小儿前来拜访,多有打扰”李何枝笑脸迎上去道。
“欢迎,欢迎!”乐陶与李何枝握过手,伸手与叶目和沉吟相握,“请坐,请坐!”
沉吟见叶目手中不知什么时候多了一个盒子,李何枝接了过去,双手奉送到乐陶面前:“听闻乐师傅对湖田窑瓷器颇有研究,几年前在JDZ办展览,在古玩市场上遇到这只茶盏,便买了下来,今天带来给乐师傅,倒是此器难得遇到知音了。”
乐陶见那茶盏轻巧玲珑,釉色莹润,当下颇为喜欢。但第一次见面,即收这么贵重的礼物,心中不免负担,再三推脱道:“这么贵重的礼物,我不能收!”
“乐师傅请别见外,这身外之物容易得,但知音难寻,你若不收,可就是嫌弃我了。”乐陶见盛情难却,便接了下来,将自己收藏的一件竹雕工艺品作为还礼。
“我这次来府上,主要是恭贺令郎在此次采蓝陶艺大赛中夺魁。”刚落座,李何枝便对乐湛的作品赞不绝口。
乐陶道:“沉吟连续三年夺得采蓝陶艺大赛第一名,技艺与独创力可见一斑,若不是沉吟承让,凭犬子微末之技岂能获奖。”说着将一杯茶递给沉吟,微笑着点了点头,眼神里是真诚的赞许。沉吟双手举过杯,道了声感谢。
“乐师傅过谦了,令郎小小年纪,不仅造型基础好,这随类赋彩的本事却也是一等一的,我在美术馆见他那作品,真是色有尽而意无穷。”
“难得您不嫌弃,这样抬高他。”乐陶生性温和,相由心生,五官虽无惊艳处,组合在一起却给人极是面善舒服的。此刻他虽谦虚有礼,但谈到自己的孩子,眼角眉梢藏不住的宠溺,鱼尾纹挤压出的曲线,像是跳跃的音符。
沉吟见他父亲摆了摆手道:“我从未见过这种釉色,我今天来,就是想讨教乐师傅,《少年游》到底施的是什么釉?”
乐陶见他们作为陶艺世家,主动登门来访,且如此谦虚好学,便将研制流光配方之事,前前后后说与他们听。
这釉料原来是有来历的,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宋徽宗下令采蓝窑厂,烧造一款瓷器。要求取湖光山色,烟霞雾霭之色入器。并要求这款瓷器,虽色彩绚烂,但要沉静内敛,与宋代风行的“绚烂之极归于平静”的审美主流文化相容。这项任务,交由采蓝监窑官刘丛文负责,为期三个月。三月不成,便处以极刑,所有窑工连坐。然而截期将近,窑工们依然未能烧出理想的釉色。刘丛文一筹莫展,心急如焚。其女流光,用金黄的稻叶,晒干的橙皮、翠绿的凤尾草、红色的枫叶、白色芦苇花、紫色野菊织成七彩衣,初上弦之日献祭于窑。在高温之下,她的精神与肉体分别还原成了素白与流动七彩,融于一器。素白者如月光,七彩者形态极美,如灿烂烟霞,如大海怒涛,如万马奔腾,如雨后山川,如黄昏水上嵌。但是这些绚烂的色彩,却是通过外层极素的月光白来呈现。矛盾的统一解救了刘丛文,也解救了所有窑工。为纪念流光单凭个人之力,便使窑工们渡过难关,并表彰其善念善举,这批瓷器取名流光。
叶目大概三十五岁左右,身材不高但强壮,常年穿一身黑色的衣服,长着一对三角眼,眼神清冷犀利,肤色偏黑,脸上还有长青春痘留下来的小坑,像是花生的表皮。他将两鬓的头发剃光,中间留着一小撮长头发,用一个黑色的皮筋扎在后脑勺上。
叶目是何时成为李家一员的,李沉吟没什么印象,似乎自他懂事起,叶目就已经是父亲的助手。叶目除了跟李何枝汇报工作,其余时间两瓣薄唇紧抿,嘴角的弧度向下,使得他的面容看起来有些阴鸷。
“乐家弄原来是一座古遗址,如今也慢慢开发成了旅游景点。”叶目打了两圈方向盘继续说道。
“嗯!”李何枝沉闷地回了一声。沉吟坐在后座,无法看清他父亲的表情,但是听回话的语气,似乎有些疲倦。
乐家弄在市南郊区,车子穿过一条绿荫掩映的小路,便到了一条弄堂。弄堂较窄,只够一个工人担窑而过的距离,他们只得将车停到弄堂外,步行到弄堂的尽头。
乐陶家是独门独院,整座建筑为木质结构,呈圆形,中间围着半亩地,地上种满了桂树和蔬菜。草比菜长得肆意,几个陶塑小品扔在草丛中,有的直立如展品,有的倒着如遗弃。住房与坯房呈对角线,窑搭在坯房边上,窑边垒着一墙劈好的干柴。墙角下是残次的钵、碗、盆、罐,上面种了多肉、菖蒲、金银花、党参等,看似没有刻意栽培,却长得难收难管。
在院子前,他们见一位四十岁上下的中年男人,身穿灰色棉布长衫,正在桂树下的木桌台上摆弄茶具。
“乐师傅好呀!今天携小儿前来拜访,多有打扰”李何枝笑脸迎上去道。
“欢迎,欢迎!”乐陶与李何枝握过手,伸手与叶目和沉吟相握,“请坐,请坐!”
沉吟见叶目手中不知什么时候多了一个盒子,李何枝接了过去,双手奉送到乐陶面前:“听闻乐师傅对湖田窑瓷器颇有研究,几年前在JDZ办展览,在古玩市场上遇到这只茶盏,便买了下来,今天带来给乐师傅,倒是此器难得遇到知音了。”
乐陶见那茶盏轻巧玲珑,釉色莹润,当下颇为喜欢。但第一次见面,即收这么贵重的礼物,心中不免负担,再三推脱道:“这么贵重的礼物,我不能收!”
“乐师傅请别见外,这身外之物容易得,但知音难寻,你若不收,可就是嫌弃我了。”乐陶见盛情难却,便接了下来,将自己收藏的一件竹雕工艺品作为还礼。
“我这次来府上,主要是恭贺令郎在此次采蓝陶艺大赛中夺魁。”刚落座,李何枝便对乐湛的作品赞不绝口。
乐陶道:“沉吟连续三年夺得采蓝陶艺大赛第一名,技艺与独创力可见一斑,若不是沉吟承让,凭犬子微末之技岂能获奖。”说着将一杯茶递给沉吟,微笑着点了点头,眼神里是真诚的赞许。沉吟双手举过杯,道了声感谢。
“乐师傅过谦了,令郎小小年纪,不仅造型基础好,这随类赋彩的本事却也是一等一的,我在美术馆见他那作品,真是色有尽而意无穷。”
“难得您不嫌弃,这样抬高他。”乐陶生性温和,相由心生,五官虽无惊艳处,组合在一起却给人极是面善舒服的。此刻他虽谦虚有礼,但谈到自己的孩子,眼角眉梢藏不住的宠溺,鱼尾纹挤压出的曲线,像是跳跃的音符。
沉吟见他父亲摆了摆手道:“我从未见过这种釉色,我今天来,就是想讨教乐师傅,《少年游》到底施的是什么釉?”
乐陶见他们作为陶艺世家,主动登门来访,且如此谦虚好学,便将研制流光配方之事,前前后后说与他们听。
这釉料原来是有来历的,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宋徽宗下令采蓝窑厂,烧造一款瓷器。要求取湖光山色,烟霞雾霭之色入器。并要求这款瓷器,虽色彩绚烂,但要沉静内敛,与宋代风行的“绚烂之极归于平静”的审美主流文化相容。这项任务,交由采蓝监窑官刘丛文负责,为期三个月。三月不成,便处以极刑,所有窑工连坐。然而截期将近,窑工们依然未能烧出理想的釉色。刘丛文一筹莫展,心急如焚。其女流光,用金黄的稻叶,晒干的橙皮、翠绿的凤尾草、红色的枫叶、白色芦苇花、紫色野菊织成七彩衣,初上弦之日献祭于窑。在高温之下,她的精神与肉体分别还原成了素白与流动七彩,融于一器。素白者如月光,七彩者形态极美,如灿烂烟霞,如大海怒涛,如万马奔腾,如雨后山川,如黄昏水上嵌。但是这些绚烂的色彩,却是通过外层极素的月光白来呈现。矛盾的统一解救了刘丛文,也解救了所有窑工。为纪念流光单凭个人之力,便使窑工们渡过难关,并表彰其善念善举,这批瓷器取名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