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版国内观众不会接受,没有社会基础。”

    沈三通梳理完原版剧情,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

    除了一个脑洞和故事结构之外,剧情元素基本上要全部魔改。

    文艺作品是有社会环境基础的。

    电影从一诞生就是商品,只是因为种类不同,回本方式不同。

    院线电影尤为特殊。

    说白了,是观众买票进电影院,在一个半小时,或者两个小时,也有三个小时的时间里,进入导演创造的一个世界。

    如此,有两个重要的信息。

    第一,买票进场。

    电影是花钱的,和电视剧生态截然不同。

    电视剧可以弄得很悲剧,反复的折腾,几条线里来回的拉扯,电影不行。

    观众花钱是消费,工作繁忙,进电影院单纯想放松一下。

    必须对得起观众的电影票,否则能骗一次,骗不了第二次。

    沈三通在《屠屠公寓》《恐怖游轮》《忌日快乐》中选择《忌日快乐》,最根本的依据是观众喜好。

    八成以上的观众期待他下一部戏带有喜剧元素。

    说明观众不在乎什么脑洞、什么创意,那是电影背后的故事。

    在这一点上,沈三通没什么纠结,和艺术理念没有关系,只是最基本的职业道德。

    想掏观众的口袋,赚观众的钱,拍观众喜欢的电影,是最基本也是最底线的职业要求。

    第二,电影是一个小世界。

    让观众沉浸在电影世界,真实感就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