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不少读者讨论这本的第一人称问题,想想还是跟大家解释一下吧~
首先,为什么用第一人称?
因为第一人称是推理最惯用的一种视角表达形式。
侦探推理,尤其是本格推理,是一种特殊的类型,它的主要看点就是设谜和解谜。
一般来说,作者和读者都会从一个解谜者的身份切入过程,通过一层层发现线索,抽丝剥茧,甚至先于侦探发现真相来获得阅读快感。
从这个角度来说,第一人称引带读者进入侦探角色,是最为方便,最为真实的。
大家可能玩过剧本杀。在游戏里,每个人拿到的剧本基本都是以“我”开始的,而且你不会知晓其他角色的剧本——如果都知道所有信息的话,这游戏就没法玩了。
因此,如果要在一部推理里开全视角,那是一件特别焚琴煮鹤的事情,说毁了这部也不为过。
所以,大家若翻翻古今中外的推理家的代表作品,就会发现通常他们选用人称视角时,大部分是第一人称,或者是强化的第三人称跟随形式(宛如第一人称)的视角介入故事的。
从推理鼻祖埃德加·爱伦·坡,到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集》,再到新本格的岛田庄司、绫辻行人,再到近年的麻耶雄嵩、西泽保彦等本格作家,他们的代表作大多都是第一人称,或者是紧跟侦探的第三人称视角(比如横沟正史的金田一耕助系列)。
其次,全视角的推理有没有?
有。
但全视角的推理,基本上到头来都是叙述性诡计。
我之前也写过全视角,从五、六个人物的行动线去讲述故事,最后也落笔在叙述性诡计上。
但问题是,对《十恶临城》这种预计百万字以上的长篇,开叙述性诡计是件特别麻烦,而且读者最终观感会很不好的事,会让人产生一种看了一百多万字,敢情作者你玩我的赶脚。
那有没有长篇叙诡呢?
有。比如折原一的“倒错”系列——但不幸的是,这个系列也基本是第一人称为主……
第三,《十恶临城》并非是一部完全第一人称视角的。
传统推理有一个特别重大的缺陷,那就是一切依赖于侦探,无论是案情发生,破案过程和最后解析都从侦探一人写起。
作为一个常年写推理的作者,我深知这个局限。所以,在这部中,我把故事设定成了一个半过去式的时间线。
首先,为什么用第一人称?
因为第一人称是推理最惯用的一种视角表达形式。
侦探推理,尤其是本格推理,是一种特殊的类型,它的主要看点就是设谜和解谜。
一般来说,作者和读者都会从一个解谜者的身份切入过程,通过一层层发现线索,抽丝剥茧,甚至先于侦探发现真相来获得阅读快感。
从这个角度来说,第一人称引带读者进入侦探角色,是最为方便,最为真实的。
大家可能玩过剧本杀。在游戏里,每个人拿到的剧本基本都是以“我”开始的,而且你不会知晓其他角色的剧本——如果都知道所有信息的话,这游戏就没法玩了。
因此,如果要在一部推理里开全视角,那是一件特别焚琴煮鹤的事情,说毁了这部也不为过。
所以,大家若翻翻古今中外的推理家的代表作品,就会发现通常他们选用人称视角时,大部分是第一人称,或者是强化的第三人称跟随形式(宛如第一人称)的视角介入故事的。
从推理鼻祖埃德加·爱伦·坡,到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集》,再到新本格的岛田庄司、绫辻行人,再到近年的麻耶雄嵩、西泽保彦等本格作家,他们的代表作大多都是第一人称,或者是紧跟侦探的第三人称视角(比如横沟正史的金田一耕助系列)。
其次,全视角的推理有没有?
有。
但全视角的推理,基本上到头来都是叙述性诡计。
我之前也写过全视角,从五、六个人物的行动线去讲述故事,最后也落笔在叙述性诡计上。
但问题是,对《十恶临城》这种预计百万字以上的长篇,开叙述性诡计是件特别麻烦,而且读者最终观感会很不好的事,会让人产生一种看了一百多万字,敢情作者你玩我的赶脚。
那有没有长篇叙诡呢?
有。比如折原一的“倒错”系列——但不幸的是,这个系列也基本是第一人称为主……
第三,《十恶临城》并非是一部完全第一人称视角的。
传统推理有一个特别重大的缺陷,那就是一切依赖于侦探,无论是案情发生,破案过程和最后解析都从侦探一人写起。
作为一个常年写推理的作者,我深知这个局限。所以,在这部中,我把故事设定成了一个半过去式的时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