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几日,朝中关于究竟该派谁去辽东的事一直争论不休。

    若是以往,这样天降的香饽饽还不得抢破头?如今却是人人避之不及。

    烂摊子不好收拾啊!

    皇上只说是派遣将领去辽东主持大局,又没说究竟是战还是和,又或者先战后和。

    若是打吧,东越人皆悍勇,当年多少良将折损于那,若不是横空出了个寇长卿,辽东七州到现在都还是东越的地盘,谁敢说自己是第二个寇长卿、能挽狂澜于既倒?

    若是割地求和,又怕被骂死,寇长卿就是前车之鉴。他还没割地,也没求和,甚至是打赢的一方,仅仅是默许了朝廷的议和,就被民间百姓骂到了现在。

    唉……左右都没有好处,搭上身家性命都是轻的,甚至还可能遗臭万年,一不小心就成了千古罪人。

    是以推来推去,也没推出个堪用之人。

    万德帝这两年倒行逆施,多少忠臣良将被流放、遭贬黜,这才有了如今无人可用的局面。

    那些阿谀奉承之辈,往日最擅长为君分忧,这回却都成了锯嘴的葫芦——在万德帝心意未明之前,谁也不愿意做出头之鸟,万一被派去监军或者议和呢?这可不是什么风光事,办成了也没有功,回来在皇上面前也讨不到好。

    朝廷倒是还有几员大将可用,但皆镇守着要塞,轻易调动不得,且天南地北,远水解不了近渴。

    你推我让之际,有人推举了韩文广老将军。

    众人一想,对啊!相比其他地方,关北离辽东算近的了。当初既然能把寇长卿调去辽东灭火,现在怎么就不能把韩文广老将军调到辽东救急呢?

    这个提议万德帝还算满意,正要下旨之际,关北那边也有急报送至——北梁出尔反尔、撕毁盟约,屯兵三十万于漯河一带,战事一触即发。

    朝廷上下哗然!

    当初主张议和的人互相推诿指责,当初主战的那派……已经不剩几个了。

    哗然之后,便是死一般的寂静。

    万德帝盯着满朝“英才”,两眼一黑,昏了过去。

    并非担心关北将士,更非担心关北百姓,他担心的是自己的天子之威。

    议和是他同意的,还以为能安生百年,哪想到两年都不到……北梁果然是喂不熟的狼,无耻之尤,贪婪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