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心满意足的徐主任,燕飞就继续安排自己的计划。

    新闻发布会肯定要等到论文发表,其实还得几天。因为论文出去,上头肯定有人来考察。不然你论文造假怎么办?

    不过这也就是走个过程,燕飞完全不担心。

    而且这个过程必然走的很快,很快。目前国内的空白呀,能不快嘛!

    燕飞的计划是这样的,就在省城最高楼万隆国贸的顶上开记者会。而且做好了出点小钱的准备,要让那些记者大书特书,肯定得给点好处,咱不能因为自己是国内排的上号的大养牛企业就乱了规矩不是?

    哪个行业都有点潜规则,不过燕飞觉得意思到了就行,估计到时候肯定还得有人不要。他对这年头的记者们有信心,自己办的是正经事儿,有的是人愿意替自己擂鼓助威。

    请的媒体呢,除了本省的,还准备到时候请点京城的来。这时候认识的蒙思安,包括刚认识的小何他们,就派上了用场。

    反正也不必要请什么有名望的大记者,重要的是全面撒网,扩大宣传影像。

    国内有个现象,很多搞研究的都是默默无闻的。很可能是某些外行人需要某些科研方面的资料,费了不少力气去查找,才知道有的科研难题,其实早就在国内被攻克。

    但是宣传问题真的注意的极少,就比如说提起来搞农业研究的,大部分人就知道一个袁教授。因为那个学校课本上都有,他研究的稻米多养活了多少都多少人。

    可是更多的人默默无闻地待在研究室里大半辈子甚至一辈子,科研成果出了一堆堆,居然是默默无闻的。有的是甚至是直到逝世,上了国嘉中心台的新闻,人们才知道:啊,原来这个人,曾经做出了那么多的贡献。

    比如说戚教授这样的人,有了成果,也有些奖励。可是到了三岔河,不少人除了知道他是教授,除了知道他研究的东西对社会大有贡献,可是具体的有多大贡献,根本说不出来。

    这样的人真的太多,多到没法去统计。

    研究了一辈子,拿的是科研所的低廉工资,做的活是费心费力,甚至隐姓埋名一辈子,直到研究成果出来了,才能在某个新闻上出现个名字,随即就被淹没在无数的广告新闻上,很少人去留意。

    燕飞觉得不公平。

    所以他就是要开新闻发布会,就是把一个科研成果宣传的人尽皆知。

    因为他看见过实验室的这些人,搞研究时候的疯狂。无论是京城里看到杨兴上班的那地方,还是自己的实验室里,踏踏实实干活的,真的比别的工作还辛苦的。

    不但需要知识,经验,还需要非同一般的耐心。

    这些说的还是出成果的,那些没出成果的呢?

    有可能一个人工作了大半辈子没什么成果,但是他却积累了上万例错误的经验,可以让后面做研究的人避免这些错误。唯独的是他一直没成果,可能一直捞不到上个新闻的机会,甚至连点奖金都拿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