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凌霄看来,所有王朝的灭亡,最后都是财政恶化造成的。按凌霄粗俗的说法,老百姓没饭吃,就要造反。导致明朝老百姓没饭吃,最后起义造反的,当然有政策的原因,但白银却是容易被人忽视,而又最为关键的因素。
上面这个理由一点都不扯谈,有想论证的人可以去查阅相关资料,此处,我们简短的进行一下分析,本文不作详尽的考究。
第一,明朝并不是产银的大国。虽然现在中国的白银储藏量在世界排名前五,产量能排到前三。但是在古代,各王朝境内偏偏没有发现像样的大银矿,白银富集的内蒙古和宁夏这些地区,当时并不属于中原王朝的管辖范围。所谓的白银矿要么杂质多,要么很小,要么就是开采难度很大。
第二,目前世界产量排名第一是澳大利亚的坎宁顿露天银矿,这家银矿1997年投入运营,至今不过二十几年。但是世界排名第二的墨西哥弗雷斯尼洛银矿,却是在1554年就开始开采了,正好是明朝的中后期。
而这个时候,墨西哥是西班牙的殖民地,西班牙殖民者征服墨西哥后,为了方便把白银运回主国,就在墨西哥当地设立了造币厂,开始铸造银币。到明朝中期时,墨西哥造币厂用银已经占全世界耗银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美洲墨西哥的银币和明朝有什么关系?
墨西哥造币厂的银币,质量、工艺、成色都是一流,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银币,被很多国家接受和认可,成为当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硬通货,全世界都认可这种支付手段。其中就包括明朝。
硬通到什么地步?
鲁讯《祝福》里曾经写道:“祥林嫂整日紧闭了嘴唇,头上带着大家以为耻辱的记号的那伤痕,默默的跑街,扫地,洗菜,淘米。快够一年,她才从四婶手里支取了历来积存的工钱,换算了十二元鹰洋……”这里的“鹰洋”指的就是墨西哥银元,因为墨西哥独立后,造币厂的银元上有他们的国徽图案雄鹰。
直到清末明初,这种国外的货币仍然还要流行,直到“袁大头”面市后,仍然流通了很久,由此可见一斑了。当然了,明朝的银元并不是鹰洋,因为墨西哥还处于殖民时期。
回到明朝来,那时候的明朝,还是世界上的超级大国,物产丰富,质量又好,像丝绸、瓷器、茶叶、面粉、腌制的猪肉、活禽、坚果、家具以及价格低廉的小饰品等等,都是老外喜欢的东西。于是大量的白银流入中国,西欧国家流入的没有数据,我们只看一下日本知道了,统计数据证明,在1560至1600年间,日本每年输出白银约40吨,其中大多数进入了中国。而以墨西哥造币厂为代表的西班牙等国,流入中国的白银更是日本的数倍。
按现在的说法,在明朝中期,明朝与国外的贸易过程中,都处于贸易顺差的地位。
第三,万历年间,出了一个所谓的政治家、改革家,他就是内阁首辅张居正。张居正最出名的改革方略叫“一条鞭法”,这条新法最重要的规定是:“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张居正的改革本意并不是为百姓减负,而是为了将收税、征劳役化繁为简,使得各级官吏不能从中贪腐。
请注意,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合并征收银两”!
这代表着,此时的明朝,事实上已经采取了白银本位制,即以白银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朝廷虽然没有规定白银作为货币的法律地位,但事实上已经承认了其地位。
白银这么重要,但是明朝的白银产量又低得可怜,别看在贸易顺差下,每年流入的白银以十吨计,仍然不够用。万历年间,明朝的人口接近峰值,估计有1.3至1.5亿人,一个人拥有一两白银,便需要几百吨白银。
于是问题就出来了,自从“一条鞭法”导致白银本位制以来,白银的地位更加高涨,需求量旺盛,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不要觉得奇怪,白银虽然贵为本位制,但它毕竟不是法定货币,仍然还是一种商品,是商品就有供需的矛盾存在。此时,法定货币仍然还是铜钱。
供不应求就导致了白银价格上扬。据史料记载:“1632年,白米每斗一百二十文,直银一钱……”、“1642年,时钱值日落,每千值银不过四钱几分……”。
史记证明,朱由检做皇帝期间的十年内,米价和银价都上涨了很多,米价差不多涨了十倍,银价涨了五倍。
什么跌了?钱跌了,真正的货币“铜钱”贬值了,也就是我们说的通货膨胀。
上面这个理由一点都不扯谈,有想论证的人可以去查阅相关资料,此处,我们简短的进行一下分析,本文不作详尽的考究。
第一,明朝并不是产银的大国。虽然现在中国的白银储藏量在世界排名前五,产量能排到前三。但是在古代,各王朝境内偏偏没有发现像样的大银矿,白银富集的内蒙古和宁夏这些地区,当时并不属于中原王朝的管辖范围。所谓的白银矿要么杂质多,要么很小,要么就是开采难度很大。
第二,目前世界产量排名第一是澳大利亚的坎宁顿露天银矿,这家银矿1997年投入运营,至今不过二十几年。但是世界排名第二的墨西哥弗雷斯尼洛银矿,却是在1554年就开始开采了,正好是明朝的中后期。
而这个时候,墨西哥是西班牙的殖民地,西班牙殖民者征服墨西哥后,为了方便把白银运回主国,就在墨西哥当地设立了造币厂,开始铸造银币。到明朝中期时,墨西哥造币厂用银已经占全世界耗银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美洲墨西哥的银币和明朝有什么关系?
墨西哥造币厂的银币,质量、工艺、成色都是一流,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银币,被很多国家接受和认可,成为当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硬通货,全世界都认可这种支付手段。其中就包括明朝。
硬通到什么地步?
鲁讯《祝福》里曾经写道:“祥林嫂整日紧闭了嘴唇,头上带着大家以为耻辱的记号的那伤痕,默默的跑街,扫地,洗菜,淘米。快够一年,她才从四婶手里支取了历来积存的工钱,换算了十二元鹰洋……”这里的“鹰洋”指的就是墨西哥银元,因为墨西哥独立后,造币厂的银元上有他们的国徽图案雄鹰。
直到清末明初,这种国外的货币仍然还要流行,直到“袁大头”面市后,仍然流通了很久,由此可见一斑了。当然了,明朝的银元并不是鹰洋,因为墨西哥还处于殖民时期。
回到明朝来,那时候的明朝,还是世界上的超级大国,物产丰富,质量又好,像丝绸、瓷器、茶叶、面粉、腌制的猪肉、活禽、坚果、家具以及价格低廉的小饰品等等,都是老外喜欢的东西。于是大量的白银流入中国,西欧国家流入的没有数据,我们只看一下日本知道了,统计数据证明,在1560至1600年间,日本每年输出白银约40吨,其中大多数进入了中国。而以墨西哥造币厂为代表的西班牙等国,流入中国的白银更是日本的数倍。
按现在的说法,在明朝中期,明朝与国外的贸易过程中,都处于贸易顺差的地位。
第三,万历年间,出了一个所谓的政治家、改革家,他就是内阁首辅张居正。张居正最出名的改革方略叫“一条鞭法”,这条新法最重要的规定是:“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张居正的改革本意并不是为百姓减负,而是为了将收税、征劳役化繁为简,使得各级官吏不能从中贪腐。
请注意,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合并征收银两”!
这代表着,此时的明朝,事实上已经采取了白银本位制,即以白银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朝廷虽然没有规定白银作为货币的法律地位,但事实上已经承认了其地位。
白银这么重要,但是明朝的白银产量又低得可怜,别看在贸易顺差下,每年流入的白银以十吨计,仍然不够用。万历年间,明朝的人口接近峰值,估计有1.3至1.5亿人,一个人拥有一两白银,便需要几百吨白银。
于是问题就出来了,自从“一条鞭法”导致白银本位制以来,白银的地位更加高涨,需求量旺盛,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不要觉得奇怪,白银虽然贵为本位制,但它毕竟不是法定货币,仍然还是一种商品,是商品就有供需的矛盾存在。此时,法定货币仍然还是铜钱。
供不应求就导致了白银价格上扬。据史料记载:“1632年,白米每斗一百二十文,直银一钱……”、“1642年,时钱值日落,每千值银不过四钱几分……”。
史记证明,朱由检做皇帝期间的十年内,米价和银价都上涨了很多,米价差不多涨了十倍,银价涨了五倍。
什么跌了?钱跌了,真正的货币“铜钱”贬值了,也就是我们说的通货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