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就是在一幅画作的表面,贴上了另外一幅画。

    通过鉴定,只能看到表面的画。

    实际上真正值钱的画,被这幅画给盖住了。

    在古代,“壶”也是其中一种容器,藏在壶里的隐藏文物,被称为——

    壶中宝。尤其是内部如此澄亮的情况下。

    林然当时就觉得奇怪,无论是金银还是惰性金属,只要鸳鸯壶经常被用来装水和酒,多多少少会留下一些污垢,在内部经过长时间的沉淀,最终变为包浆。

    而手里的镀银酒壶,完全没有这方面的迹象。

    除非是专门买来收藏的,可在清代,这种玩意一抓一大把,贵族也不可能把时间放在这种东西上。

    林然便猜测,其中肯定藏着古玩。

    只不过能藏在壶里面的古玩,大多体型不大,应该就是一些小玩意儿,比如玉佩,戒指等。

    以前在博物馆的时候,林然鉴定过一件壶中宝。

    当时他们拿到的是考古队挖出来的紫砂壶,还是乾隆年间的紫砂壶,大家当做珍宝。可是运气不好,在搬运的过程当中,这只砂壶不知怎么的掉了出来,落在了地上。

    然后砰的一声,紫砂壶彻底碎了。

    其他的人还安慰搬运工,这紫砂壶的质量一般般,不值几个钱。

    实际上,林然把紫砂壶拿起来查看了一下,制作者其实是当时制作紫砂壶的一位名家,制作出来的紫砂壶,往往都能卖出高价。

    他刚要把这件事指出来,并不是因为他不同情搬运工,而是要讲究实事求是。

    既然是值钱的文物,当然要告诉他犯下的错误,而不是告诉他这玩意儿不值钱。

    正要开口的时候,在地上的碎片当中,看见了一块玉牌。

    这玉牌被锡箔纸包着,开始还以为是搬运过程当中用于填充内部的物质。

    但是捡起来一看,发现竟然是羊脂玉。这块玉牌,就是紫砂壶制作大师的贴身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