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萧萧,百姓们的心却格外火热。

    在这均田的天大仁政下,大将军徐晋的威望也达到了极点,无数的贫民无不对其颂功颂德,甚至在民间已经有人为其建下生祠。

    按照标准,每个无地贫民可以领到五亩耕地,按照一家五口算,大约能领到二十五亩旱田或者十二亩水田。

    在目前的税收下,基本能够保证百姓安居乐业,只要不是遇见大旱饥荒,勉强吃饱是不成问题的。

    保乡军从两县的豪绅的手里收缴了许多耕地,分给贫民之后还略有富余,其中一小部分则是由军队的后勤部门来打理,主要是种植一些蔬菜瓜果用来改善生活。

    另外一些则被徐晋留着,打算专门用来赏赐。

    而战斗人员则不参与种田之事,为了保证战斗力,保乡军的士兵皆是脱产训练,属于职业军人。

    同时,为了振兴工商业,徐晋是非常鼓励老百姓在农忙之余从事养殖.手工业等营生。

    这一系列组合拳打下去之后,效果那是相当的好。

    原本,保乡军中的大部分士兵都是裴山县子弟,原本从军之后家中便能分到耕地,此次土改政策再次落实之后,家中又得到了大量耕田,战士都是欢天喜地。

    在小农经济下,没有什么比土地更为重要的了。

    土改政策看似跟军队没什么关系,实则却让保乡军的士气提升了一大截。

    如果以前杀敌只是为了立功封赏,那么现在他们便多了一个原因:

    “守护自己的土地!”

    无论是明军还是什么人,都不能夺走他们的土地。

    原本,乡民们对这群土匪出身的兵马还略有微词,不少人都是实在混不下去了才从军。

    而现在,几乎所有的父母都会私下嘱咐儿子们一定要在大将军手下好好干,将来混出个人样。

    而徐晋在百忙之余,也抽时间下乡巡视了一番民情。

    主要是工坊.铁矿.制糖坊以及养殖场等战略意义比较重要的地方。

    其中,工坊经过数次改造后规模直接翻倍,占地面积达到十几亩,在大水车的驱动下,里面的水力锤每天乒乒乓乓的响个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