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难怪陈父对老太太避若蛇蝎,谁不知道她是村里出了名的泼妇。

    更重要的是,老太太偏心偏到了极致,简直是偏到了天涯海角。

    当年分家时,她把肥沃的良田都分给了老大老二,却只给老三分了两亩几乎没有收成的贫瘠薄田。

    只因为生小儿子时难产,差点丢了性命,她就把刚出生的小儿子视为眼中钉。

    从小到大,对小儿子非打即骂,十四五岁就逼他去码头像成年人一样扛大包。

    而另外两个儿子,却在家中坐享其成,挥霍着弟弟辛苦挣来的口粮。

    后来小儿子娶妻生子,老太太又连同儿媳和孙子孙女一起辱骂,小儿子实在无法忍受,只好提出分家。

    当看到母亲递来的两亩地契时,小儿子心中长久以来的愤怒终于如火山般喷发,他与母亲大吵一架,然后毅然决然地搬到镇上租房子住。

    毕竟,在村里他没有一亩田产,留下来也只有饿死的份儿,还不如去镇上打短工。

    或许是上天有好生之德,一家人搬到镇上后,小儿子很快就在酒坊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差事,日子也逐渐好了起来。

    没想到老太太的脸皮比城墙还厚,得知小儿子有了些积蓄,就隔三岔五上门闹事,只要能拿到钱就立刻闭嘴。

    后来小儿子忍无可忍,索性去官府报了案。了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县太爷也支持小儿子与老宅断绝关系,并让他签下了断亲书。

    可老太太却把官府的判决当成耳旁风,依旧时不时地去小儿子家闹一场。

    “老头子,我发现你们陈家偏心的爹娘可真多,莫不是祖坟的风水有问题?”

    说实话,陈母对老头子当年的勇气深感钦佩,要不是他,自己恐怕也会被婆婆折磨。

    陈父将本家诸人在脑海中细细梳理了一番,确如所想,他们夫妇似乎是唯一不偏不倚的人。他随即点了点头,应道:“或许真是如此!”

    “总有一天他们会懊悔莫及,就如我那无良的大伯。前些时日,他竟然跑到大堂哥家去看孙女,结果却吃了个闭门羹。”

    陈家兴若非见大伯尚有良知,主动上山寻小弟,他压根儿就不屑喊陈满仓一声大伯。

    “竟有此事?我怎未曾听闻,快给娘讲讲。”陈母正觉坐车无聊,听闻大儿子的话,即刻来了兴致,忙又凑近一些。

    陈家兴见母亲如此感兴趣,便将自己所闻如实讲述给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