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对于元朝的灭亡是非常在意的。

    他不希望他一手建立的大明走到元朝的老路上去。

    退一万步讲朱元璋的智商,是绝对没问题的。

    而且此人长于计谋,看得远,见得大处,当机立断,更善于接受好建议,不自以为是。

    当然是在他没有取得天下之前。

    否则朱重八也不会从一个讨饭流浪和尚当中脱颖而出,成长为天下的皇帝。

    有一次老朱在刚继位后,同群臣对话。

    朱元璋说他生于天下大乱的年头,被迫投军,不过是为了活命。

    到了渡江之后,他看这一群拥兵割据,称王称帝的,打家劫舍,全不成材料。

    对内张士诚、陈友谅最强大。

    士诚地方富庶,友谅军力强大,咱没有别的可夸,只靠不乱杀百姓!

    说话算话,刻苦做事,和大家同心一力,挣出这个基业。

    咱的势力开头夹在吴、汉两大国之间。

    张士诚尤其逼近,有人主张先向东吴进攻,咱的看法是友谅志骄,士诚器小。

    志骄的好生事,要争取主动,器小的没长远打算,总是被动,所以决定先攻陈友谅。

    鄱阳湖这一场决战,张士诚果然不能出姑苏一步,和陈友谅相互呼应!

    假使当时咱先攻张士诚,浙西坚守待援,陈友谅一定空国而来。

    咱便被迫两线作战,腹背受敌了。

    两个都吃掉以后,举兵北伐,之所以先取山东,次下河洛,止住潼关西进之师,不急攻秦陇,是什么道理呢?

    因为扩廓帖木儿(王保保)、李思齐、张思道(一降一逃隐姓埋名)都是百战之余,决不肯轻易服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