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这个墓的年代是唐代晚期显庆年间,准确点说就是公元654年,这和我之前推断的相差无几。

      不只那一座古墓,银川暖泉一带绝对有尚未发现,并且规模不小的墓葬群。

      从地理位置上看,那一带当年离鲜卑人和突厥人生活区不远,双方应该是爆发了战乱,死了几千人,事后,某个当官儿的从一个叫胡望的本地农民手里买下了这片土地,用于修坟造陵,收敛战死者尸骨。

      这种集中埋葬方式就好比宋代的那种“漏泽园”,不同之处在于,漏泽园里头埋的都是平头百姓,而这种集中埋的都是将士,所以它一定会出兵器,盔甲,弓箭,令牌,这类东西。

      以野路子四人组挖的这个墓为基本中心点,向周围辐射,当年这个墓葬群面积该有多大?

      因为它文书上明确写了,购得土地一顷,我手蘸吐沫在地上写写画画,很快就算出来了。

      我们现代用的是公顷,一公顷约等于100公亩,即1万平米。

      古代用的“顷”,一顷约等于50市亩,就是60平方丈,在换成米数就是680多米。

      也就是说,暖泉一带古墓群面积大概是700米左右,这个面积不可谓不大啊。

      隔天上午我提着包,再次来到了位于暖泉的案发现场。

      想起昨晚惊心动魄的那一幕,我不由感叹李非是真狠,他杀那几个人就跟杀几只猪一样,当时就算给我一把枪,我也做不到他那样,我到现在都没杀过一个人。

      夏风出来,望着周围一望无际的荒凉景象,我走到了盗洞那里。

      这里位置偏僻,路过的人和车都很少,在往北走几十里就到沙漠了。

      见四周与人,我麻溜接起洛阳铲,以盗洞为中心向四周下探坑。

      野路子四人组下过的墓我不用下去看都知道,里头肯定干干净净,他们什么都拿光。他们这把洛阳铲从手感,分量,锋利度,各方面来说都远远比不上我的洛阳铲,反正凑活着用。

      我一口气在周围打了九个深达八米的探坑,从第七个探坑开始,有东西了。

      从地下带上来的黄泥中,赫然夹杂着一些红陶片,见到这种红陶片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是地下有文化层,要么就是有唐宋时期的古墓。

      过去有人专门下乡收这种红陶片,一斤给五十块,收的人其实都是乔庄打扮过来的盗墓贼,村民为了卖钱有的就会去山里找这种陶片。

      盗墓贼收过来后会问他们:“老乡,你这是在哪儿捡到的啊?”

      村民就说我是在哪儿哪儿捡到的,等到了晚上,盗墓贼就拿着洛阳铲去那个地方打探坑,他们就靠这招搞了不少古墓发了大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