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振东主任,你这不报个新项目?(4k(1/5)
那是一个户外用的热成像仪,在日后,是民用产品。
严格说来,都是夜视器材,可是红外探照灯(搭配红外摄像机)、微光夜视仪、热成像仪是不同的。
红外探照灯,是主动发射红外线,然后红外相机接收反射回来的红外线,成像达到夜视的效果。把它看成是一个普通探照灯就行,只是发射的是红外线。
优点嘛,技术难度低,40~50年代都能搞。缺点嘛,能耗大,距离近,对比度差,还有用在军事上不能忍受的点就是,在别人的夜视器材里,自己就跟个大灯泡似的,满世界的高喊“我在这儿,快来打我。”第一代之后,在军事上的应用很快就淘汰了。
微光夜视仪,其实是把非常微弱的可见光,通过增强放大,来达到夜视的效果。后来又发展了很多种技术分支,总的来说有其优势,所以一直都在发展应用中,不过早期强光烧毁,后期白天变瞎是它的一个顽疾。
热成像仪,是直接利用热信号成像,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红外相机的增强版,但是它是不主动发射信号的,被动接收热信号,直接成像。综合来说具有最好的探测性能,尤其是热信号,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都在发热,只要和背景温度不同,就能被发现,而且,它能穿透烟雾。缺点嘛,贵的东西一般来说只有一個缺点:贵。
看完设备介绍部分之后,高振东有点儿哭笑不得,这个狗系统,你说它严格吧,它还算是帮你卡了个bug,你说它宽松吧,实际上你又没占啥便宜。
哪怕是号称半城也不行!这些和已经铺开民用的晶体三极管不同。
于是,在加上一级制冷、真空杜瓦瓶绝热、含锗红外光学器材这些不算太夸张的技术之后,线扫描红外热像仪就出现了。
等到他们赶到,第一阶段脱碳控制目标已经达到了,从在线指标来看,情况很不错。
谭厂长很心动:“诶,你这个想法不错,NF材料也试制了,新工艺也搞出来可以推广了。但是人家会让你上车?”
自己也没精力去做申报项目的事情,京钢厂来搞,正好熟门熟路。
系统基于现有技术基础,给高振东整了一个技术极限内的热像仪。
哪怕到了高振东前世,线扫描也仍然是低成本热像仪的主流技术之一。
接到京城钢铁厂谭厂长的电话,三轧厂的杨厂长心中是完全茫然的,没听说高振东要搞新工艺啊。
恰好,这两种材料在59年,都已经出现了,提取出来没准儿能有惊喜。
谭厂长看着范副厂长:“AOD是什么意思?你的意思是什么?”
效果和日后的肯定没得比,但是在现在,那是蝎子拉屎——独一份儿。
三轧厂研发新工艺,京钢厂协助并推广,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