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阳县这边一到晚上就安静了下来,街上就没什么人了。

    而那个南平县则不然,尤其是河边的位置,放了几艘大船。大船外面挂着红灯笼,里面还有弦乐声传出来。

    佳音好奇的把神识探了进去,发现里面很多衣着单薄的年轻女子。

    这大冷天不知道她们为何要穿那么少,而就算冻得瑟瑟发抖弹琴奏乐的也没有停下来。

    顺着这个河道溯流而上,佳音发现是这一路上,她用神识一直能观察到的那条河。

    这条河从南岳城一直就有,和南岳城的护城河是相通的。源头就是那个瀑布。

    开始河面也就上百丈,之后越来越宽,到了这里已经有三百多丈。

    看着水面很平稳,实则水流很急。一般的小船想要横渡这条河,根本就是妄想。直接就会被冲到下游去。

    至于下游在哪儿,佳音看不到,至少延伸出出二十多里还没有看到尽头。

    河水从此往东十几里地,就突然往南拐去,像一个胳膊肘的弯。那里的水流更加湍急,而且还形成了许多漩涡。

    还好,那里并没有村子和城镇,不然就那地势,只要一涨水那里就会被淹。

    这附近的山林和村子,佳音也扫了一遍。

    就像之前方有为他们说的,下面平坦大片的地方都是隔着着水塘种着水稻,基本上有个几十丈就会有一个小水塘。

    可能是要用水塘蓄水来给水稻灌溉吧,这些佳音不太懂,不过杨老太太和李氏嘀咕的时候,她听了一耳朵。

    至于那些梯田,她也看到了。都是在山坡上一层一层的。灌溉用的水是从山上引来的,竟然是用粗竹子往下引的水,并不是挖的沟渠。

    想来也是,山上石头太多,挖沟渠并不容易。竹子腐朽了,再换就可以了。

    那竹子还真是挺粗的,比佳音他们装水的竹筒粗多了。

    杨老太太说过,北方那边没有竹子,他们用的竹筒也都是行商运到那边贩卖的,买的时候并不便宜。都是已经被锯好,做成了竹筒,出门带水确实很方便。

    之前北方都是用水囊装水,但是水囊并不是家家都有,农户们基本上都是用的陶罐。那东西又沉又容易碎,还圆滚滚的不好携带。

    自从有了竹筒,大家就都把陶罐舍弃了。